高转速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电极损耗及极间放电现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微细零件需求日益增多,给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加工尺度的微细化引起放电状态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电极损耗严重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制约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基于非接触给电的高转速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能够实现上万转以上的电极转速,可以有效改善极间放电状态,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电极损耗,这对于促进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实用化,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非接触给电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原理的基础上,搭建了非接触给电高转速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实验装置,包括高速主轴模块、放电状态检测电路、高频脉冲电源等,最终实现了稳定的微细电火花加工,为进行非接触给电高转速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工艺实验奠定了硬件基础。通过建立非接触给电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等效电路模型,在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中对极间放电状态进行了电路仿真。通过仿真,分析了示波器阻抗对极间电压的影响,并观察了非接触检测对极间不同放电状态的反应情况,最后对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以上仿真为极间放电状态的非接触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非接触给电微细电火花块电极磨削加工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工具电极在主轴上的安装误差,确定了为消除电极偏心需要去除的最小磨削量,并对非接触给电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微细电极的制作极限进行研究,最终加工出直径Φ12μm,长度1250μm、长径比大于100的微细电极。对非接触给电微细电火花加工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微小孔工艺实验,分析了主轴转速对材料去除率、电极损耗、形状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轴转速60000rpm时的材料去除率是1000rpm的6.5倍,同时电极相对损耗率降低了7%左右。分别对底面放电分层铣削与侧面放电铣削加工电极损耗进行了实验研究,提高主轴转速有利于放电点的分散,可以起到降低电极损耗,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底面分层铣削加工主轴转速为60000rpm时,加工表面粗糙度相对1000rpm下降了18.7%。
其他文献
期刊
系统介绍基于Unity3D的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建立逼真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大规模复杂场景的高效建模和实时绘制技术开发三维场景游戏,并满足玩家的沉
在以全球化、网络化与知识化为主题的时代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主旋律。目前,浙江在全国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大多也
以三氯化磷、2,4-二叔丁基苯酚、叔丁基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亚磷酸酯抗氧剂叔丁基对苯二酚双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酚)酯。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对试样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再制造因其具有良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十年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目的了解和探讨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进展、方法现状和有效率。方法阅读和总结近10多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多种多样
阐述了世界乙烯产能需求现状、近年扩能增产预测、乙烯原料分析以及乙烯生产的技术进展。
ZL205A合金铸造过程中施加行波磁场,可以获得组织致密化的凝固组织,此种致密化的凝固组织的铸件在热处理固溶过程中,原子扩散行为将发生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后续的热处理工
分析了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管式炉蒸汽裂解制乙烯技术的进展状况,以及各种乙烯生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简要介绍了我国乙烯工业发展概况,重点概述了我国乙烯技
文章利用SuperMapGIS地理信息技术,结合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架构技术,设计开发融合海洋环境数据信息管理、数值预报成果集中展示、海洋预警报和航线预报产品制作发布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