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抑制与情绪注意偏向的关系:情绪图片的眼动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总是处在信息多样化的视觉环境中,但是信息加工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对视觉信息进行必要的选择。那么,什么因素或那些机制影响了个体对视觉信息的选择?不同作用机制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与视觉环境的交互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般来说,对视觉信息的选择是通过激活和抑制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机制来实现的。情绪信息具有广泛的生物社会意义,这种高突显的信息能够优先捕获视觉注意,引起注意偏向,获得加工优先权。而返回抑制(IOR)通过抑制对之前搜索过位置或客体的再搜索(re-inspection)来提高对新位置视觉搜索的可能性,是一种适应性机制,削弱了对有效线索位置的感知觉加工。既然情绪信息能够引起注意偏向,获得认知加工优先权,那么当情绪信息呈现在返回抑制的靶子位置时,对情绪信息的加工是否能够摆脱或减少返回抑制标签的影响?情绪注意偏向和返回抑制有共同的适应性目标,这是否意味着这两种机制能够相互协调以达到适应性的目的?应用眼动技术,本研究将情绪图片呈现在靶子位置,要求被试做辨别反应,通过两个递进式的实验: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相关条件和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无关条件,探讨了返回抑制和情绪注意偏向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两个实验条件下,对有效线索位置的辨别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在无效线索位置下的辨别反应时,说明返回抑制效应稳定出现。(2)在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相关条件下,被试对情绪图片的眼跳潜伏期更短,注视停留时间最长且占比最大,注视点数最多且占比最大,说明情绪信息能够更快捕获视觉注意并难以解除,从而产生情绪注意偏向;在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无关条件下,情绪信息并没能更快地捕获视觉注意,但是在情绪图片上的注视停留时间更长。这说明在两个实验条件下,个体均表现出了情绪注意偏向,但是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的相关性影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早期注意捕获。(3)返回抑制是盲目机制,主要体现在对有效线索位置注意朝向及感知觉加工的抑制。但是在情绪信息与实验任务无关条件下,有效线索位置对情绪信息的加工抑制是有限的,这反映了对情绪信息加工的自动化倾向。
其他文献
电脑游戏正深刻地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教育者们在担心电脑游戏带给学习者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它深受学生们欢迎的原因。身为“数字土著民”的小学生更需要
县域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其事权财权的配置,使地方政府拥有的体育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才能使体育公共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满足县域居民的体育健身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运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作为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数字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和动画等大量的整合,并集中呈现,动态的展现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