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G15蛋白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及机制探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其基因组是转录沉默的。小鼠的胚胎基因组激活开始于2细胞晚期;而人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发生于4-8细胞期。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ZGA)之前,胚胎的发育由母源因子所调控,这些因子在卵母细胞发生过程中积累,并储存于成熟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在卵子受精或核移植的胚胎激活后,这些母源因子启动植入前胚胎的发育,胚胎基因组开始转录,表达新的基因,合成新的因子,并发生级联反应,从而合成更多的细胞因子,维持植入前胚胎继续发育。即使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后,母源蛋白仍可以与胚胎自身新产生的蛋白共同作用,完成对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的精确调控。因此对母源因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调控机制,并为寻找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原因以及提高体外胚胎培养的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干扰素应答基因15(interferon alpha responsive gene 15, IFRG15)是本实验室前期从小鼠的MⅡ期卵母细胞蛋白表达谱中鉴定得到的一个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作为一个较新的蛋白,其在卵母细胞及植入前胚胎中所起的生理功能仍不清楚。有研究证实:家兔卵母细胞及植入前胚胎中检测到Ifrg15 mRNA的表达,推测该基因对植入前胚胎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深入了解IFRG15蛋白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我们在本论文中,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1.分析BFRG15基本的生物学信息及其表达模式;2.研究IFRG15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中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3.探索IFRG15影响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的潜在分子机制。首先,我们通过NCBI及ENSEMBLE网站数据库分析了IFRG15基本的生物学信息:IFRG15蛋白由Torlaip2基因编码,该基因共产生9个转录本,其中4个转录本编码131个氨基酸,产生IFRG15蛋白。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检测了IfrglS mRNA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Ifrg15 mRNA在生殖系统中高表达;在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 GV)期卵母细胞、停滞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II, MII)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均有表达,2-细胞阶段其表达量显著升高且在植入前胚胎中维持较高水平。此表达模式提示:IFRG15蛋白可能作为一种母源因子储存于成熟卵母细胞中,并在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我们利用显微注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片段技术,特异性沉默Ifrg15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及NIH-3T3细胞系中的表达,以探究IFRG15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发现特异性阻断IFRG15蛋白的胚胎发育明显受阻于1-细胞阶段,并且发育受阻的程度与siRNA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然而,将特异性siRNA注射入2-细胞阶段胚胎中的单个卵裂球中,注射组胚胎仍可发育为3-细胞。由此推测:IFRG15蛋白并不是特异性阻断第一次卵裂过程,而是抑制了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周期进程。此外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片段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中,结果表明:体细胞中并没有出现细胞周期阻滞。上述结果证实:IFRG15蛋白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生理调控功能。再次,本研究联合利用活细胞工作站及显微注射技术以确定Ifrg15表达沉默导致植入前胚胎发育阻滞的确切时间点。实时观察发现:IFRG15特异性沉默后,受精卵雌雄原核能够正常靠近到达受精卵中央,但融合异常。EdU掺入实验结果显示:阻断IFRG15蛋白的表达并不影响DNA的复制,由此表明Ifrg15特异性siRNA干涉组的受精卵能够正常进入S期,但不能进入M期,由此推测受精卵阻滞于S期晚期或G2期。随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了DNA双链断裂特异性标志物yH2AX及DNA损伤检测点活化的特异性标志物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gene)的表达情况,结果提示:Ifrg15干涉组受精卵中yH2AX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正常组与对照组的受精卵中均没有ATM的表达,而Ifrg15干涉组受精卵中有ATM的表达。此外,对ZGA起始的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发现:Ifrg15特异性沉默的受精卵中MuERV-L (mur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like)、EIF-la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AK HSP70.1 (heat shock protein 70.1)及U2AFBP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由此可见,特异性沉默IFRG15蛋白的表达可以导致DNA损伤,从而激活细胞周期中G2期DNA损伤检测点,并引起合子转录本激活失败,由此引发了细胞周期阻滞。最后,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受精卵沉默Ifrg15后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的研究,结果显示:Ifrg15干涉组与对照组相比共鉴定出1445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086个,而下调基因359个。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生殖等过程中,提示这些基因可能由IFRG15所介导,进而影响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了IFRG15蛋白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周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探索了IFRG15蛋白影响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的相关机制。同时,本研究对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深入阐释了IFRG15蛋白引起DNA损伤的潜在分子机制,从而增进人们对其在ZGA及植入前胚胎发育调控中的认识。
其他文献
广义变分不等式问题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问题,它是关于两个连续映射的不等式问题.当广义变分不等式问题中两个映射满足不同条件时,其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变分不等式类型问题.本文我们考虑其中两类特殊的变分不等式类型问题,一类是逆变分不等式问题,一类是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变分不等式问题的可分凸优化问题.这两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研究求解这两类问题的一阶算法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二章,简要介绍考虑的两
虾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随着环境生态的日益紧张,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壮大,营养供给的逐渐失衡以及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在内的多种病原的侵袭,使得虾类病害频发,并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此,研究虾类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对疾病防控具有深远意义。凝集素在病原识别和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C-型凝集素和L-型凝集素在先天免疫防御中的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虽然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5%。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肺癌总数的80%-85%,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临床治疗NSCLC的重要手段,并且呈现很好的疗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目前治疗NSCLC最重要的一类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
螺原体隶属于柔膜体纲,是一类无细胞壁、具有螺旋外形和运动能力、基因组精简的细小微生物。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已经被证实是导致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病原,是第一个在水生甲壳动物体内发现的螺原体类微生物,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病原与非凡螺原体Spiroplasma mirum有高达98%的相似度,S.mirum最初从兔虱蜱上分离得到,后被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多样化使得诸如视频会议、远程教育以及在线直播等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用户观看视频直播的时间占据了总使用时长的27%。这意味着视频流量成为了网络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流媒体技术是在网络中传输视频流量的重要手段,而DASH作为重要的流媒体框架已经逐渐被主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所接受。本文从两个维度对现有的基于DASH的解决方案做出了改进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天然的制冷剂,因其臭氧层破坏潜能(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GWP)很小,在汽车空调、船舶空调以及热泵等领域重获青睐。然而,CO2的临界温度较低(31.05℃),实际应用时需要采用跨临界制冷循环,即CO2的放热过程发生在超临界压力下。由于超临界CO2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与压力变化很大,尤其在拟临界区域,热物性参数的畸变使超临界CO2的流动与传热规律异常复杂,因此研究超临界CO2传热
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沙糖橘保鲜剂,本研究以沙糖橘为研究对象,探讨丁香、肉桂、鱼腥草和广藿香对沙糖橘的防腐保鲜效果,并以普鲁兰多糖为成膜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涂膜保鲜剂。结果表明,0.20 mg·mL-1丁香水提液+0.10 mg·mL-1鱼腥草水溶液+1.50%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组对沙糖橘的保鲜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CK1和蒸馏水处理组CK2相比,在温度28℃、相对湿
活动星系核(AGN)中心区域的气体与尘埃性质及其起源是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斯隆数字巡天(SDSS)的星系和类星体光谱数据库中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包含3785个宽线AGN的样本,研究宽线区(BLR)、窄线区(NLR)气体巴尔末减缩的分布及其与尘埃环视角、黑洞吸积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探讨巴尔末减缩的起源。通过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宽线巴尔末减缩的均值为Hαb/Hβb=3.776-0.
近年来,全麦食品由于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健康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小麦麸皮中的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ater-unextractable arabinoxylan,WUAX)和面筋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劣化了全麦食品的品质,而木聚糖酶能够改善WUAX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有关于WUAX和面筋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文提取小麦麸皮WUAX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分析WUAX酶解前后分子量
最近几年,Belle和Babar等实验组,发现了大量新的强子共振态,即XYZ粒子,这些态的衰变产物里都含有c,c夸克。这些新强子态的报道,激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大家从不同侧面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如:粲夸克偶素,胶球态,四夸克态,分子态,混杂态等。传统的势模型考虑介子由两夸克组成,借助这一模型,能够对其中一些XYZ粒子进行解释,但仍然有部分粒子无法找到对应的态。这促使人们超越朴素的夸克模型,开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