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籽是茶叶树(Camellia sinensis O Ktze)成熟果实的种子,为茶叶生产的副产物。茶叶籽粗脂肪含量约为30%,从茶叶籽中提取的油脂称为茶叶籽油。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茶叶籽及茶叶籽油,本文对茶叶籽油的提取及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选取正己烷为萃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茶叶籽油,选取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试验,采用DPS6.5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茶叶籽油优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2℃、料液比1:14(g:mL)、超声时间42.9min,在此条件下茶叶籽油的提取率为91.23%。所得的茶叶籽油为浅黄色,透明清亮。测定茶叶籽油的相对密度、折光指数、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值、碘值、皂化值等理化性质,其中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和酸值较低,碘值小于10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得到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花生烯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7.4%和20.1%。以均相碱KOH为催化剂,对茶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进行研究,选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占精炼油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醇油摩尔比为考察因素,以酯交换率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四因素三水平优化试验,采用SAS8.1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茶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优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8℃、催化剂用量1.05%、反应时间66min、醇油摩尔比9.7:1,在此条件下酯交换率为98.73%。测定自制生物柴油的密度、酸值、碘值、水分含量、十六烷指数、闪点、热值、粘度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自制生物柴油可以作为0#柴油的替代品且安全性能好,符合我国生物柴油的标准。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说明酯交换反应的产物为脂肪酸甲酯,GC/MS表征结果说明产物中油酸甲酯的含量较高。对茶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为1.3级反应。60℃下的速率常数为0.6637(mol/L) min-1,70℃下的速率常数为0.4872(mol/L) min-1,活化能E为29.22KJ mol-1,频率因子k0为2.5×104(mol/L) min-1。反应动力学方程为:以自制生物柴油为原料,制备了乳化生物柴油与微乳化生物柴油。以Span-80为乳化剂,在乳化剂用量(占生物柴油的质量分数)1.5%、掺水量(占生物柴油的质量分数)15%、搅拌速率3000r/min、搅拌时间10min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种乳白色不透明状的乳化生物柴油;以Span-80和Tween-80进行乳化剂复配,无水乙醇为助溶剂,在乳化剂的HLB值为6,乳化剂用量(占生物柴油的质量分数)为10%,掺水量(占生物柴油的质量分数)为4%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种无色透明状的微乳化生物柴油,此时助溶剂无水乙醇添加体积比例为26%。测定乳化及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密度、十六烷指数、闪点、热值、运动粘度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两者基本符合燃料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