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物流的认识最早来源于美国,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组织调度和产品销售的实际需要。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物流”这一术语。近年来物流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处于物流末端的物流配送的发展对整个物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流通费用每年都占GDP很大的比重。2000年,我国全社会流通费用已占GDP的20%,所以说如果我国的物流配送水平能得到改善,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综合实力将能得到巨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专业人员的缺乏等因素,我国的物流配送业仍存在很多弊端和不完善之处,比如物流企业在进行配送的过程中无法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无法制定高效的配送作业流程等。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介绍,主要对美国、F1本、德国三个国家的物流配送现状以及我国物流配送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文的研究途径做了介绍,本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应用遗传算法进行配送调度优化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配送作业流程进行综合性评价,为以后的配送作业流程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同时提出了构建精益配送系统的想法,以及对配送过程中出现异常如何进行控制,员工的作业效率如何提升,如何使得配送信息系统高效化,都做了研究分析。本文的第二部分为物流及物流配送的相关理论知识介绍。本章对物流的起源及其内涵、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配送的发展历史、配送的性质、配送系统运作模式以及配送系统的功能做了介绍,为研究分析做了充分铺垫。本文的第三部分为物流企业配送调度子系统优化研究。首先介绍了配送调度问题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构建一个典型的多目标物流配送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配送调度方案。本文的第四部分为物流企业配送作业子系统优化研究。首先对物流企业配送作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做了详细介绍,列出了各作业的多项考核指标。然后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法。例如,先以拣货作业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配送作业进行分析;其次运用精益理念思想,提出了构建一个精益配送作业流程的优化方案,并对构建精益配送作业流程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再者,为了更好地加强企业对配送系统各环节的控制,更好的应对异常状况,提出了建立控制机制进行配送系统作业优化:最后为了使配送作业的效率不断提高,降低企业成本,提出了优化员工积极性需考虑的因素。本文的第五部分为物流企业配送信息子系统优化研究。本章在介绍配送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信息交互系统、配送过程中货物追踪技术的应用这两个方面对物流企业配送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的第六部分为总结。通过前几章的研究分析,本章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系统的设计及如何高效运作都做了总结,并总结了本文创新点,以及对后续研究方向都做了说明。物流业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的撰写对我国物流企业进行配送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且对实际运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