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创新城区空间组织及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加剧、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日渐迫切。创新城区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支柱。"创新城区"概念的提出成为了解决各国城市社会问题的一种选择。与此同时,创新发展也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发展的主线,相应形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等不同层次和功能的城市创新空间主体。但在国内研究中,对创新城区这一新的城市功能空间形式和演化过程的关注远远不足。由于各国在资源优势、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世界各国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不同,组织机制也不同。本文试图借助创新经济学理论、城市地理学分析手段和研究框架予以弥补,包括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发展影响因素、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及活动者要素互动、创新环境中制度和文化厚实分析等内容。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创新城区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总结和概括创新城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定义了创新城区是指打破行政边界,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城区,并相应概括、总结了创新城区相关的概念以及创新城区形成的过程,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传统城市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与此同时还介绍每个阶段的特征,最后对创新城区的内外部驱动力进行概括和分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综述、区域创新系统、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多个理论进行分析创新城区的发展动力和现状;第四部分是分析上海市创新集聚的空间分布,主要从宏观维度对上海市创新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和理论方面的分析,首先基于专利申请数,构建了上海市城区创新集中率指数,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与Moran散点图对上海市创新集聚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概述,发现上海市创新产出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最后从"官产学研"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构建空间误差模型(SEM)对其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创新城区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于创新城区没有行政边界,无法获得相应数据,本文采用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数据来代表创新城区的数据,从城区区位因素、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城区知识创新能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因素等4个角度选取3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坐标轴法,结合创新城区形成结果把上海市城区分为四种类型:园区主导型创新城区、校区主导型创新城区、"城改引导"型创新城区以及传统城市,为下文的分析做好了铺垫作用。第六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探究不同类型创新城区的空间组织。根据坐标轴法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选取上海较成熟的三个典型创新空间主体来分析:一是依托高校和旧城改造为创新枢纽、市场自发构建的地方创新网络一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二是高科技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构建的区域创新空间—张江高科技园区,把握跨国公司力量与本土企业力量互动作用的机制;三是本土高校、地方政府与跨国公司力量构建的地方创新网络—闵行紫竹科技园区。通过三个案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上海市创新城区的空间组织问题和特征。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语,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结论,以及本文的不足点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综合多学科,采用多种研究工具对创新城区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上海市创新城区的形成过程和空间组织,挖掘了上海市典型创新城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和影响因素,为城市政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创新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1.通过采集乌鲁木齐市2014年至2015年空气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分析研究其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主要的重金属和离子的分布特征。2.用所采集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
研究背景疟疾可以经按蚊叮咬或者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虫媒传染病,目前我国疟疾的病因以蚊虫叮咬最常见,本地病例以间日疟常见。疟原虫会寄
基于南京地铁二号线SCADA系统的调试经验,从组织架构搭建、前期培训、功能成本探讨、价值计算和运用情况介绍等五个方面介绍了VE在SCADA系统调试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并分析了实践
目的:观察大气PM2.5不同浓度下对BALB/c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毒性作用。方法:1.大气PM2.5收集:2014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集山西省太原市相对污染
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血栓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直以来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成为预防和治疗心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并发症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采用药物治疗的128例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