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完成了滁河断裂(巢湖地区青苔山——草鞋岭)段的构造填图,发现滁河断裂在该区段有多条产状一致、性质相同的断层组成,它们在剖面上构成叠瓦状组合;该断裂以脆性破裂为主,构造岩发育,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碎粉岩,其中发育了三条规模相对较大的构造岩带,这些角砾岩带分别代表了三条强变形带。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滁河断裂的特征(几何学、运动学),对滁河断裂构造岩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这些构造岩经历了多期断裂叠加;在野外对多条断层的擦痕进行了统计、测量并利用法国巴黎南方大学研制的计算机程序反演了研究区内古应力场特征及演化过程,在综合前人对该区动力学背景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探讨了滁河断裂的演化过程及各阶段特征,即滁河断裂经历了造山期的逆冲挤压、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早白垩世—古近纪时期的伸展正断及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挤压活动。在对滁河断裂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断裂属于下扬子区的一条边界断裂,它控制着北西侧滁-全坳陷的沉积、影响着南东侧巢-含隆起的构造变形。作为郯庐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郯庐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和演化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