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感应之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想感情之归宿处。由它所必然’引出的“感应”说在中国古人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曾为诸多论者所论述过的.但以往论者在谈论”感应”时多就”感应’论 “感应”,而未能将“感应”放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这一人背景中来理解,所以虽有精到见解.却难 免会让人产生言犹未尽的感觉.本文试就" 天人合一" 感应" 与" 气" 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 气" 说对“感应”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中对于秋这一季节的表现为关注对象,试图追寻其在表现现代作家生命情怀中所展示的意义,并且寻究对于悲秋生命意识的表现之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点:1、现代作
自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以"事出于沉思,义归科翰藻"为选文标准主持编纂了《文选》,即有萧统的族子萧该作《文选音》.隋唐之际,江都人曹宪以《文选》教授弟子,"文选学"之名
该文旨在通过论证审美教育与完美人格的密切关系,强调审美教育对实现完美人格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全篇以"失乐园--审美教育--复乐园"为主线,分层地系统地着重论述了"失乐园"
作为中国新文学阵营内部的第一次公开撞击,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一直倍受研究者关注.然而前人对这场论争一直没有取得共识.既往研究没有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对原始材料
审美理想的内涵,是指作家将自身的生活、思想、欲求等因素熔于一炉,再经过内在心灵之火的冶炼,升华为从生活到艺术整个过程真善美的统一。可以说,审美理想实际上是作家的艺术追求
【摘 要】本文主要是讲述了我国建筑产业工业化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绿色模块的相关概念、优势进行分析,望给建筑行业今后发展提供出积极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绿色模块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领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种公共建筑与住宅数量随之增多。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工业化以及装配化程度都较为落后,不仅仅二氧化碳排量大,消耗国土资源,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