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学者与建设者研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全球人口激增、气候剧烈变化的当下。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总体呈现人口高密度集中、城市体量巨大化的特点,且有人口进一步流动进入已有或新兴大型、超大型城市或城市群的趋势。妥善安置增加的城市新人口同时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保持经济、文化、生产发展的重要前提。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剧烈变化,极端天气、洪涝、干旱、台风和海啸等各种灾害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城市建成区以高密度、高容积率建设模式不断扩大,城市环境的高异质性使城市内部及周边气候产生了明显不同于大气候条件的改变,导致城市建筑外部环境恶化产生如城市热岛问题,城市通风问题,大气质量问题等。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气象学、规划学与建筑学等在多种气候尺度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验,确立了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在建筑设计范畴中更多涵盖的是微气候尺度环境。建筑绿化是重要的改善建筑周边环境的方式,基于城市建成区中环境改善的建筑绿化研究是建设者们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案例探讨寒冷地区城市建成区的建筑周边绿化对于微气候适应与环境改善的作用。建筑周边绿化的研究可以改善建筑周边环境质量提供更舒适的建筑外部环境。北京城市建成区热岛现象明显,对于气候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冬季应对寒冷气候影响,已经扩展到夏季的炎热环境下如何提高热环境舒适性。通过对冬季与夏季的相关实测,探明建筑周边植物对气象因子中温度、辐射、湿度与风速的具体作用方式与效果。针对城市建成区的典型建筑类型的环境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探究通过绿化改善环境的变化趋势,归纳总结高效可行的绿化组织方式。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通过ENVI-met软件分别就高层单体式与多层围合式建筑类型在冬夏两季就绿化组织形式进行了共二十四组方案的模拟,计算并分析各组案例下环境温度、辐射、风速耦合的PMV,以及主要的作用因子。分析研究植物生物群落和布局形式中改善微气候环境的最优方案。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基研究并构建论文框架;第二章主要介绍研究方法及相关基础理论等;第三章主要介绍通过实测探究建筑周边绿化在冬夏两季对于环境的作用模式;第四、五章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模拟软件ENVI-met的可靠性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模拟与分析,总结适宜、可行的绿化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