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腓骨长肌反应时的特点;探讨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腓骨长肌反应时的影响,以评价该自制装置训练对患者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是自身配对设计。从高校学生中选择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30人,其中女性18人,男性12人,平均年龄(20.3±0.8)岁,平均身高(167.5±6.3)cm,平均体重(60.2±7.8)kg。用自制踝关节平衡装置对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装配装置进行双脚稳定站立、原地抬腿踏步、单脚站立、横向行走和前进、后退的步行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通过踝内翻试验,测试受试者健患两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从踝内翻到腓骨长肌有效收缩的时间)。踝内翻试验利用自制的内翻诱发装置协助完成,腓骨长肌反应时利用表面肌电图进行测定。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训练前患者自身健患两侧腓骨长肌反应时的差异,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腓骨长肌反应时的特点;对比训练前后患者健患两侧腓骨长肌反应时的变化,探讨4周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腓骨长肌反应时的影响。结果①训练前,受试者患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77.38±10.41 ms)比健侧腓骨长肌反应时(62.14±8.79 ms)长,两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训练后,受试者患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62.28±7.57 ms)比训练前(77.38±10.41 ms)缩短,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训练后,受试者健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61.61±7.98 ms)与训练前(62.14±8.79 ms)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训练后,受试者患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62.14±8.79 ms)与健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61.61±7.98 ms)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比健侧长。②4周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明显缩短了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的腓骨长肌反应时,并使其缩短到健侧的水平。可见,短期的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能显著改善患侧踝关节的神经肌肉控制功能,有助于减少患侧踝关节再扭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