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拟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对针刺心俞、太冲、足三里、阴陵泉治疗心脾两虚型焦虑症证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全面对比心俞、太冲、足三里、阴陵泉组穴和以往常规取穴疗效上的差异。研究方法:门诊收集的66例焦虑症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石学敏院士出版的中医内科学里郁证心脾两虚型患者常用针刺治疗方法,选取水沟穴、神门穴、百会、内关、太冲。实验组选取我的导师陈枫教授提炼总结出来的特效穴位,太冲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心俞穴。周一到周五为两组患者进行针刺对症治疗,连续治疗4周并记录相关数据。采用《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临床中常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中提出的问题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价。对比两组受试患者疗效上的差异,根据SPASS统计患者各项数据,系统全面的对照分析两组穴位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基线比较: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分别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AMA量表:治疗前、第2周治疗后、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HAMA量表与对照组治疗前、第2周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的HAMA量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表明了治疗组在降低焦虑症患者的HAMA量表评分方面疗效比对照组明显。3、SAS量表:①治疗前、第2周治疗后、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SAS量表与对照组治疗前、2周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的SAS量表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通过对比,表明治疗组在降低焦虑症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得分方面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4、有效率: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HAMA与SAS积分的下降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利用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焦虑症选取组穴:心俞、太冲、足三里、阴陵泉的治疗效果以及在降低HAMA、SAS量表评分上均比常规针刺选取的组穴疗法有优势。2、针刺心俞、太冲、足三里、阴陵泉组穴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焦虑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并有一定的远期治疗效果。3、针刺心俞、太冲、足三里、阴陵泉组穴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焦虑症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