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成为我国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工开挖边坡造成了地质环境不可逆转的改变,加剧了滑坡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锁固型滑坡发展演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往往更为严重。因此,开展锁固型边坡开挖变形演化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锁固型边坡开挖变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704243),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机理及其动态追踪预警方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09704),地震动力作用下崩滑防治工程设计优化方法与测试技术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成为我国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工开挖边坡造成了地质环境不可逆转的改变,加剧了滑坡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锁固型滑坡发展演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往往更为严重。因此,开展锁固型边坡开挖变形演化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锁固型边坡开挖变形效应与稳定性演化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万华岩锁固型边坡为例,基于现场变形监测、数理分析、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概化了锁固型边坡地质力学模型,揭示了锁固型边坡开挖变形演化机理,建立了锁固段长度与边坡失稳过程中坡体变形、稳定状态、锁固段应力间的关系,根据锁固型边坡演化过程、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特征,提出了锁固型边坡演化状态识别判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万华岩锁固型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概化了锁固型边坡地质模型。基于边坡孕灾地质环境、宏观演化过程、现场变形监测数据,建立了坡体结构特征与边坡变形规律的内在联系;根据边坡变形演化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破坏模式、宏观形态、变形方向和滑面差异,提出了锁固型边坡的滑移-旋转破坏模式。(2)在概化的锁固型边坡地质模型基础上,开展了5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定量评价了锁固段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长度L、弹性模量E、泊松比μ、抗剪强度指标(C、φ),其中长度L为显著性因素。针对显著性因素,基于大变形理论,进行了5种不同锁固段长度边坡开挖变形计算,结合边坡失稳过程分析了变形位移场、锁固段应力强度比、坡体剪应变增量随锁固段长度的演化规律,揭示了锁固段的控滑机理,建立了锁固段长度与边坡失稳过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锁固段长度增加,变形量和锁固段应力集中程度随之降低,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当锁固段长度达到边坡前缘宽度40%时,边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3)通过三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I组为无锁固段边坡,Ⅱ组为锁固段长度L=15 cm的锁固型边坡,Ⅲ组为L=30 cm的锁固型边坡),探讨了相同条件下不同锁固段长度对边坡开挖变形演化过程的影响,阐明了锁固型边坡演化阶段和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失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无锁固型边坡产生多级滑面整体推移式渐进破坏;锁固型边坡(L=15 cm)产生多级滑面推移-扭转式渐进破坏;锁固型边坡(L=30 cm)产生浅层推移式渐进破坏。(4)通过对比分析三组模型试验坡面裂缝、宏观破坏形态和深部变形特征,发现:a.无锁固型边坡坡面无纵向裂缝,多条横向贯通裂缝发育,基本无水平向倾斜变形,变形体沿前缘剪出口整体剪出;发育浅层、深层多级滑面,各断面滑面形态、深度、变形量基本一致。b.锁固型(L=15 cm)边坡坡面发育横向剪切裂缝和纵向张拉裂缝(主纵向裂隙沿锁固段侧边),产生较大水平向倾斜变形;发育浅层、深层多级滑面,锁固段左侧翼滑面最深、顶部次之、右侧翼最浅;深层滑面在锁固段左侧翼一级坡面剪出,锁固段右侧翼相对稳定,未形成剪出口。c.锁固型(L=30 cm)边坡坡面发育横向剪切裂缝和斜向张拉裂缝,斜向裂缝近似以锁固段为轴线对称分布,产生稍许水平向倾斜变形;边坡前缘剪出口在锁固段位置处下滑受阻,产生明显的臌胀现象,坡体表面呈碎裂状;仅发育浅层滑面,各断面滑面形态、深度、变形量基本一致。该成果可作为锁固型滑坡识别、演化状态的变形判据。(5)三组模型试验中荷载传递路径均是由边坡上部逐步向下、向前推进,不同之处在于:a.无锁固型边坡横断面上,各点土压力大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无明显应力集中区段。b.锁固型(L=15 cm)边坡沿锁固段纵向断面区间形成高度应力集中,横断面上锁固段左侧翼、背部、右侧翼应力比为1:22.2:4.6;锁固段背部小号侧(破坏侧)承受张拉力,大号侧(未破坏侧)承受挤压力。c.锁固型(L=30 cm)边坡横断面上应力集中程度(应力比为1:20:3)稍低于L=15cm的锁固型边坡;锁固段背部处于受压状态,不同于L=15 cm锁固段背部存在受拉区的应力分布情况。该成果可作为锁固型滑坡识别、演化状态的应力判据。(6)通过建立万华岩锁固型边坡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基于坡体整体变形、典型剖面水平位移、坡面特征点位移曲线,阐明了开挖过程中锁固段对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揭示了万华岩锁固型边坡变形失稳机理:上部浅层整体推移变形,遇锁固段变形局部受阻,滑面下移,中下部侧翼扭转变形,局部拉裂,渐变为滑移旋转破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对颈源性晕眩患者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颈源性晕眩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慢于治疗前(P<0.05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设立,一方面是总结扫黑除恶斗争经验,立法回应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积极主义刑法观的体现。《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以非法手段催收非法债务行为予以犯罪化,填补了立法空白。本罪作为新设罪名,在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分为四部分,通过对该罪进行剖析,以期为准确理解、适用本罪提供帮助。第一部分,催收非法债务罪概述。主要分析本罪概念、立法背景及立法过程。催收非法债务罪是指采用
小建筑设计正成为越来越多建筑师关注的方向,但目前对于景观大环境下的小建筑外部空间的研究较少。文章以赣州蓉江新区滨江公园服务建筑为例,从景观渗透、人的行为活动和需求以及建筑外部空间活力塑造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即使是小建筑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形成贯穿建筑内部和外部、连接周围环境的流动空间,从而达到建筑和周围景观环境的融合,甚至建筑的消隐。总结出景观渗透下的小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最主要的策略在于各部分的联系,
因子分析作为重要的统计降维技术,旨在通过探索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结构,用以揭示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因子载荷矩阵的稀疏估计是关系因子分析效果及解释的重要环节,主要有基于旋转的两步法和基于惩罚的一步法两种策略.为了获得易于解释的稀疏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renet惩罚的稀疏因子模型.具体来讲,将因子载荷A分解为正交矩阵Q和对角矩阵D乘积,并对Q施加prenet惩罚,提出求解稀疏因子载荷矩阵的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大量涌现,互联网教学正在被大批专家学者研究,同时,新高考、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育提出要求,仅靠传统的线下教学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章节,难度较大,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需要解决,教师正在探寻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依托,对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部分内容开展实践研究。首先对高二年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
作为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热点,混合式教学经常被简单等同于融合了线上资源与线下授课方式的教学,这一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常见的混合式教学包括以下四种混合形式:翻转课堂、流动式学习中心、整体流动、弹性混合。有效的混合式教学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素:科技应用——运用科技手段改变学习方法。线上融合-——将线上、线下活动进行整合。数据实践——利用数据实践的结果指导教学。个性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在线互动——通
文章为了同时反映出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在不同经济区域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对于模型估计的影响,减少估计误差,文章拟采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2006~2017年共12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使用OLS模型分析产业对于SO2排放的影响。
玻璃风化是由玻璃原料配方、生产工艺、构造措施及使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严重影响建筑外观效果,目前除了更换玻璃别无他法,且不能从根源上彻底消除,分析建筑幕墙玻璃风化的案例和工艺,研究幕墙层间阴影盒设计与玻璃风化的关联和机理,可为材料选型、构造设计、生产加工、现场安装等提供参考。
<正>英语教材与绘本整合进行教学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英语教学形态之一。教材承载着新的学科知识,而与教学主题契合的绘本则能够成为恰当的补充。绘本辅助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下的创新和发展。将小学英语主教材与英语绘本教学深度融合互文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态。绘本的呈现方式大多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采用手绘的形式,往往具有简单而灵活的线条和活泼大胆的配色,
公共艺术介入城镇创生与空间更新有助于彰显地方文化血脉、驱动区域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富裕。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创生有主体联动型、遗址开发型和艺旅融合型三种实践模式。公共艺术介入需要以场景营造为主题、以艺术社群为主体、以公共空间为载体、以公私兼顾为手段来实现城镇创生目标,样本区域还存在在地资源有待整合、政策规制有待补阙、公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从创新景观、创意阶层、创建业态、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