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目前关系我国经济内外平衡的重大问题,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涉及到贸易、金融、民生,政治等多个领域,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不断增加, CPI大幅上涨,这种“双高”的现象,违反了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这种双高现象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利于就业增加和社会稳定。因此,迫切需要对人民币汇率和CPI变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在结合国外经济萎靡和国内通货膨胀严峻的情况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和CPI的关系,通过研究前人的成果,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08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根据我国各个阶段的汇率制度及其特点,针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和特点,来分析造成我国目前通货持续上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大量的文献,针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和CPI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08年—10年的统计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与CPI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寻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揭示了汇率对CPI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人民币升值在长期中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比在短期中显著。从长期的关系中名义汇率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名义有效汇率一个百分点的变化会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0.244变化,表明汇率是不完全传递的。短期内,名义有效汇率一个百分点的变化会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0.15的变化。因此,可以得到汇率的冲击只有一小部分传递到国内消费价格上。由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直接影响是不显著的,名义有效汇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较小,但是汇率对我国的货币量和进口总额产影响,可能间接地影响国内物价。文章最后是政策和建议,表明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国内物价,是中央“十二五”工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