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超越的创造性思想:尼采生命哲学的重要线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采是十九世纪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超越性,注定了他是属于二十世纪的。在尼采短短的四十年生命历程中,他的研究涉及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界的方方面面,而且直接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想界。尼采哲学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哲学意义,这一点与以前的西方哲学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他所具有的颠覆性意义。而且尼采哲学诗意的语言,其架构的庞大思想触角和体系,使得尼采哲学又具有了一种艺术化的气质。这是尼采哲学独特的魅力之处,同时也是理解其哲学的困难之处。对于尼采的研究,国内外都是层出不穷,尼采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人们也不断从他的思想中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但是,尼采思想所具有的的缺陷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由于尼采思想的超越性和复杂性,即使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于尼采的研究依然是一件困难而有意义的事情。本文立足于尼采生命哲学的重要内容,创造即强力之本质,对尼采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认识。创造论,是尼采生命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通过这条线索,将尼采本来有些松散的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的认知,应该说与尼采思想的内核和本质就更近了。尼采生命哲学中,无论是其悲剧精神,精神三变,强力意志,超人,永恒回归等等,其中都有“创造”这一思想线索将其联系起来,尼采对于生命最好的阐释莫过于——生命即创造,生命力的迸发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人类强大的创造力。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生命哲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尼采思想的核心强力意志与创造的关系,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尼采思想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选题的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尼采思想中对于创造这个哲学本体的认知,尼采是如何理解“创造”的,他的理解与其他哲学家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尼采生命哲学中的核心形象超人与创造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一个创造主体的创造者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在充盈的生命和自由的精神下实现人的创造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创造者具备一定的条件后,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这种创造力的,以达到自我的超越,成为价值的估定者。同时这种创造力实现的过程也伴随着复杂的各种因素的对抗,正是在这种力量对抗转化中,创造的力量迸发得更加厉害。这一章对尼采思想中关于“创造”的哲学认知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究,同时对于尼采思想有了比较微观细致的认识。第三章则主要是从“创造”这一哲学认知在尼采思想中的作用来做研究,思考尼采各种重要思想理念之间的关系,由此梳理出尼采的思想体系脉络,可以看出其思想中的层次性,其中包含对立性和矛盾性的一面。对于尼采思想大厦有了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结语部分则是从尼采思想的认知上去反思其局限性的一面,对于一个复杂思想的认识一定要分辨出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样才有利于汲取尼采思想的营养,指出其思想的误区。并论述尼采思想对于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分析尼采思想对于后世的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异域风格占具很大的比重,盲目模仿和跟风现象严重,反映出本土文化景观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如何营造更人性化,更生态环保,更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别
事业单位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其涵盖的范围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事业单位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是政府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改
肇始于上个世纪末的网络邪教"法轮功"已经成为了当前反邪教斗争的重要课题。邪教"法轮功"网络化经历了排斥期、国内外并行发展期和国外迅猛发展期的基本历程,其网络化手段已
我国现阶段已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渠道,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在对技术
关于老子的身分、生平与《老子》一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虽然长期存在争议,但通常的说法都是以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倾向性看法为依据,即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其中A组采取射频消融法
实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政治创新。在目的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价值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
<正>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在政治上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诸多经验及问题对中国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提出了若干启示。中国应建立基于排放源的相对总量控制体系;采取兼顾公平与利益的混合分配模式;建立
"合理性"是理解马克斯·韦伯庞杂思想体系的关键性概念,而该概念本身在韦伯的文本中却并非清晰。事实上,韦伯在不同的文本和语境中使用了与"合理性"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