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概念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ccia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是意识的意向性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永远指向对象。但是,在意向体验中现时的被意指的那个“对象”不会完全孤立地和封闭地、完全不确定地和未知地被经验,而是作为某个处在联系之中的东西,作为某个在视域之中和出自视域的东西而被经验到。视域即是意识的意向性所开辟出的游戏场,意向对象的构造同时伴随着视域的构造。在时间意识中,时间“晕”也是时间意识产生的关键要素。没有作为时间视域的前瞻与回忆,时间意识也无法产生。而时间意识的构造问题是现象学发生的基本问题。同时,在空间性上,视域分为内视域和外视域。内视域包含着我们视域范围内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或多或少是确定的。外视域是一种不处在我们直观范围之内的可能性,我们没有一个确定的意向指向这个视域。随着视域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不断积累和不断扩展,一个世界视域对我们展现出来。视域所具有的流动性和不可穷尽性,人可以在交互主体性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视域世界,这个世界也可以视为生活世界。“视域”是以后哲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洛.庞蒂及德里达等后续哲学家的思想都受到了“视域”概念的深刻影响,而他们也对“视域”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和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黄药眠是一位独特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不仅丰富,而且对美学问题的许多思考都走在时代的前列,但至今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研究其美学思
德尔图良是早期基督教著名思想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对三位一体与耶稣神人二性教义的阐释为后来东西方两个教会的正统教义奠定了基础。在其神学思想体系中放弃了希
让·保罗·萨特是西方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其存在主义哲学所倡导的自由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人们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在哲学上,萨特从现象
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与盆栽、园林、绘画等形式相区分,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和审美意蕴而具有了独立的艺术地位。作为巧妙结合了人工与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等非线性科学为认识和分析复杂现象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复杂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规律与机制,对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产生了重大影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近年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出现全球化的趋势。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森林植被破坏、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