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公民应有的素质素养,它的养成渗透在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同时学校教育更是重要渠道。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社会参与包含了责任担当。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将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列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目标。新课标颁布至今两年多了,通过调查看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是一线教师热议话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调研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教学状况及学生素养现状,然后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相关文献确定了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关注点包含“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信息法律法规、信息道德与伦理”三个方面,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支持,初步建构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行动研究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教学策略运用的效果检验,最终得出能够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策略,为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和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研究者提供实践参考。研究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一章、第二章。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与框架、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法来梳理国内外对中小学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情况和当前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阐述教学设计系统理论,发现学习理论、活动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分析该理论对本研究的促进作用。第二部分为现状调查,对应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及水平,确定本研究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关注点为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信息法律法规、信息道德与伦理,保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具有针对性。第三部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构建及实施,分别对应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先根据理论支撑提出初步教学策略,然后制定行动研究方案进行实施,经过三轮的修改完善确定教学策略,通过问卷的前后测对比分析、学生作品分析、测试题测验三方面检验行动研究的培养效果,即验证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有效性。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及展望,对应第七章。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反思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研究的展望。归纳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第一,目前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有待更新。信息技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新课标提出了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不但能够获得知识、提高素养,还能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探究能力的提升。第二,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有待提高。从对学生现状调查数据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不注重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没有意识到网络的危害,缺少鉴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学生网络言论舆情方面,部分学生没有遵守信息道德与伦理规范;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处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沉迷网络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第三,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主要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学习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信息法律法规知识,便于项目学习、交流学习等教学活动开展时具有一定学习基础。通过翻转课堂先让学生根据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完成学习检测,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知识梳理、查缺补漏。第二阶段:实践训练阶段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通过开展项目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加强对信息法律法规知识的消化,从而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具备一定信息安全能力,能够信守信息交流中信息道德与伦理规范,从而明白作为高中生的责任担当,约束自己行为。实践训练阶段项目学习经历“明确项目,分解项目,活动探究,小组分工,制作作品,成果汇报,交流评价”七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完整的项目探究学习,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内化运用。第三阶段:活动强化阶段活动强化这个阶段让学生在信息交流活动中真正到社会环境下所悟所感、亲自实践、发现问题,在交流活动中建立自己科学的、正确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获得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提升。这个环节通过交流实践升华运用、坚信自己的正确观点和明白自己当前角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担当。
其他文献
微塑料一般指粒径<5 mm的塑料颗粒,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研究已经指出微塑料污染在海洋中的广泛分布,但是,对于环境中微塑料的溯源仍然是一个难题。此外,因为水体中的采样方法一直没有形成标准,不同采样方式的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为验证不同采样方法在河流水体微塑料采样过程中的影响,以及确定水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选取了位于广西钦州的钦江流域及茅尾海区域,调查了该区域内水体、沉积物以及生物中微塑料
学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特别重要的高等教育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教学需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掌握主要技术,并具备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学习学生知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适合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学位
学位
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发展,已经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密切相连,并逐渐形成茶文化。现如今,茶文化体系已得到丰富和完善。茶道精神作为茶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积极的育人作用。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概念的提出,体育教学重视度得以提高,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茶道精神对于学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茶道精神教育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需采取有效策略进行优化,使茶道精神能够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菲之间友谊的升温,中菲两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的交往飞速发展,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以及中菲政府签署高等教历互换协议之后,中国来菲留学人数在急剧增加。笔者在此次访问活动中担任工商管理硕士班级的口译,负责教授们的在线课堂口译以及该教授与学生们的远程日常沟通,内容涉及数学、管理、物流、统计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本报告以此次口译实践中所涉及的工商管理课程作为分析对象,课程内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应当突出职业专项体能和身体素质的首要地位,按照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划分出不同的体育基础课或者选项课,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从业适应能力,从加强新媒体与体育课程教学的结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优化评价体系等方面来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的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碳元素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放射性碳(14C)在考古学、环境科学、海洋学及生物医学等学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测量14C最适合的技术是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利用AMS测量14C需要先把样品中的碳氧化为CO2,然后将以上CO2还原成单质碳,还原方法有H2-Fe法,或Zn-Fe法,或Zn-TiH2-Fe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