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中间包内旋流室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铸中间包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对改善钢液流动,延长钢液停留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已经采取了很多技术手段,其中就包括在中间包内安装湍流控制器和应用离心中间包。基于传统的湍流控制器和离心中间包的设计原理,前人提出了一种名为旋流中间包的解决方案。前人进行的相关研究中用于导流的仍为传统直筒型长水口。近些年在进行旋流中间包技术推广时发现,直筒型长水口与旋流室的精确对接在实际操作中相当困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生产事故,这样就难以保证旋流中间包的冶金效果。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使用异形引旋长水口配合直筒型旋流室的方案,在保证旋流效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解决上述对接困难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异形引旋长水口和直筒型旋流室开展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进行了旋流中间包内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对旋流室内和注流区的流场进行了分析,在流场计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钢液的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和旋流中间包钢/渣界面行为的数值模拟,考察了异形引旋长水口结构和位置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旋流室结构参数对中间包内流场、钢液停留时间以及钢/渣界面行为等的影响。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注流区流场分析,流股冲出旋流室时会产生回流,但其强度随旋流室高度的增大而减弱,随旋流室直径的增大而增强。(2)旋流室直径为0.5 m条件下,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在旋流室高度为0.35 m时达到最大值894 s,与无旋流室相比较,平均停留时间提高18 s;旋流室直径为0.625 m条件下,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在旋流室高度为0.35 m时达到最大值894 s,与无旋流室相比较,平均停留时间提高18 s;当旋流室直径为0.75 m时,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在旋流室高度为0.65 m时达到最大值899 s,与无旋流室相比较,平均停留时间提高23 s。(3)旋流室直径为0.75 m高度0.65 m条件下,简单组合模型分析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的全混流体积分数与死区体积分数比值最大。(4)旋流室直径一定时,随旋流室高度增加,钢/渣界面形成的凹坑变深,界面速度起伏变大,但钢/渣界面形成的凹坑的范围并没有变大,所以可通过降低旋流室高度的方法使钢/渣界面形成的凹坑变浅。(5)旋流室高度一定时,随旋流室直径增加,钢/渣界面形成的凹坑呈现先变深后又变浅、凹坑范围逐渐变大的变化规律。当直径超过一定值时,可通过增大旋流室直径的方法使钢/渣界面形成的凹坑变浅。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营商环境的逐渐改善,对企业的内部规范和企业自身素质的需求日益攀升。近年来,瑞幸咖啡飞快在美国上市,又因“财务造假”事件火速退市,其一系列的“闹剧”不仅影响企业自身形象,也使中概股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信任危机。究其根本,瑞幸咖啡的诸多“闹剧”无疑与内部控制设立与管理的缺陷息息相关,在受疫情的影响下,更是需要依靠内部控制增加企业的抗挫力,变不利为机遇。但是,内部控制在企业的
在实际中,大多数控制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利用T-S模糊的方法可以将非线性系统用多个局部线性系统来模糊逼近,因此T-S模糊模型成为了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有效工具。广义模糊模型能更加清晰的表达出系统的实时参数扰动,同时不少实际系统如受限机器人、核反应堆、非因果系统等只能用广义系统描述而不能用正常系统描述。因此,T-S模糊广义系统模型可以描述一类更广泛的系统。此外,滑模观测器和滑模控制策略相似,具有对匹配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薄板结构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模量大、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其良好的阻尼性能对结构起到振动抑制、提高承受循环和冲击载荷能力的作用。目前,该类型复合材料制成的薄壁构件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超音速飞机、先进飞行器、高速列车、风力发电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在工程实际中对于飞机及发动机中的复合材料结构件通常处于几百摄氏度乃至上千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工作,其高温工作环境不仅会影响复合结构的承
TiO2具有廉价、结构稳定、工作电压高、光催化活性强和无毒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和电极材料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是TiO2作为光催化剂,带隙宽度较宽且载流子重新结合速率快,导致其只能吸收紫外光,光响应范围窄;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电导率低,能量储存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差。为了改善TiO2的微观结构和电导率、提高TiO2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冰模板及SiO2硬
整体叶盘的叶片与轮盘在通过发动机流场的气流扰动时会承受行波激励,即叶片旋转通过具有相等间隔的压力扰动时所受到的激励。在整体叶盘研发过程中,获得其行波激励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参数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相关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对处于旋转状态叶盘进行测试的设备流程较为复杂,关于叶盘在行波激励作用下振动参数测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测试对涂层整体叶盘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对叶盘的节径振动参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量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代替传统汽车中的油箱。在新能源汽车中建立准确的动力电池模型及有效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改善汽车的续驶里程,并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然而,建立准确的动力电池模型是完善电池管理系统的难点。本文以18650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针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及其简化方法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使用准二维
本文针对正二十面体颗粒的振动堆积致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正二十面体颗粒是典型的非球形颗粒,也是五种柏拉图多面体粒子之一。在颗粒堆积领域,学术上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很少,但其致密化结构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分别从物理实验及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正二十面体颗粒在外部机械振动条件下的堆积致密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着重各振动参数的影响、致密堆积结构的宏观与各微观性能表征以及致密化机理的分析。在物理实验中
随着人民的生活需求水平的升级以及汽车工程相关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汽车乘坐的舒适性问题也日益被我们关注。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悬架系统对于提升车辆平顺性和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汽车悬架系统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平顺性。近年来车辆悬架系统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很多的相关成果。同时座椅主动悬架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车辆研究机构的重
随着数控设备向着高速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对作为数控机床重要组成部分的滚动直线导轨的性能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其工作性能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对降低滚动直线导轨振动和噪声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开展对滚动直线导轨的碰撞特性研究、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显得十分必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弹性力学和运动学相关知识对滚动直线导轨系统的碰撞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滚
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是航空发动机外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管路一般由卡箍固定安装在机匣上,常用卡箍可分为单联卡箍和双联卡箍,与管路一起组成单联管路系统和双联管路系统。在流体压力脉动的激励下,管路系统很有可能会发生静力失稳和动力失稳,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空发动机的安全和性能。本文围绕航空发动机的单联管路系统和双联管路系统展开研究,通过解析分析与试验测试,获得单联管路系统和双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