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胎儿正常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定量检测5组不同孕龄胎儿正常左室心内膜及心外膜旋转和扭转运动参数,建立各组各参数的参考值,观察左室旋转和扭转的运动特点及其随孕周增加的变化趋势。探讨VVI技术评价胎儿正常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行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共150例,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29.3±3.0)岁,孕龄20+0~39+6孕周,平均(29.6±5.6)周,胎儿心率(145±10)次/min。入选标准:孕妇均身体健康,无吸烟、嗜酒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无先天性心脏病生育史及家族史。均为单胎妊娠,生长发育指标胎龄与孕龄相符,经产科临床、产科常规超声检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正常胎儿根据孕龄分为五组:1组,20+0~23+6W,32例;2组,24+0~27+6W,33例;3组,28+0~31+6W,29例;4组,32+0~35+6W,28例;5组,36+0~39+6W,28例。采用Siemens Sequoia C512超声诊断仪,探头为8v3,频率为4.0~6.0MHZ,应用VVI后处理软件分析。【结果】150例研究对象中,有53例因胎动、母体呼吸等原因导致心内膜、心外膜显示欠清晰,有97例胎儿左室获得清晰的基底部和心尖部短轴心内膜及心外膜动态图像及左室短轴VVI图,成功率约64.6%。应用VVI分析获得5组不同孕龄胎儿正常左室的心内膜及心外膜旋转和扭转参数的参考值。中晚孕胎儿正常左室心尖与心底旋转方向相反,而且在整个收缩期向一个方向旋转至最大值,在整个舒张期向一相反方向解旋。左室心内膜和心外膜下心肌纤维,心尖部旋转和扭转速度峰值和角度峰值均高于基底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的心内膜下心肌纤维旋转和扭转速度峰值和角度峰值均高于心外膜下心肌纤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不同孕龄胎儿正常左室的旋转和扭转角度峰值和速度峰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应用VVI分析获得了不同孕龄胎儿正常左室心内膜及心外膜旋转和扭转参数的参考值。中晚孕胎儿正常左心室心尖与心底旋转方向相反,而且在整个收缩期向一个方向旋转至最大值,在整个舒张期向一相反方向解旋。左室心内膜和心外膜下心肌纤维旋转和扭转速度峰值及角度峰值均心尖部大于基底部,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心肌纤维旋转和扭转速度峰值及角度峰值心内膜大于心外膜,提示自中孕期起胎儿左室已具有与小儿及成人类似的扭转运动。不同孕龄的胎儿正常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角度峰值和速度峰值均不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VVI技术可有效评价胎儿正常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其解剖M型能准确区分胎儿左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
其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发现,双眼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的患者,高度近视(highmyopia,HM)或弱
学位
目的检测炎症反应调节因子NF-κB及去乙酰化酶SIRT1在正常胎盘组织及ICP胎盘组织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诱导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系HTR-8细胞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