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表没食子儿茶素-3-0(4-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4"Me)是茶叶中两种重要的EGCG甲基化衍生物。研究表明,EGCG3"Me和EGCG4"Me在抗过敏、抗毒素、抑制脂肪氧化酶等方面优于普通儿茶素,特别是抗花粉过敏性疾病,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研究以富含EGCG3"Me的茶鲜叶为材料,成功克隆了茶树EGCG-O-甲基转移酶(CsCOMT)基因启动子,预测其转录起始位点、核心启动子及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并研究了茶树中EGCG3"Me含量的变化规律和CsCOMT基因的表达差异。最后,研究了儿茶素及甲基化EGCG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GenomeWalker技术成功克隆了茶树CsCOMT基因启动子,长度达到了1647bp。通过在线分析软件Promoter Prediction和plantCARE预测其转录起始位点、核心启动子及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表明:启动子包含了 TATA框、CAAT等启动子最基本的作用元件,以及其他许多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光反应元件、逆境反应元件等。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了茶树中CsCOMT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在同一品种中,CsCOMT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为:夏茶>秋茶>春茶,并且随叶片成熟度增大而增加,但是第2叶的表达水平最低。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茶树中EGCG3"Me的含量变化规律。发现同一品种中,EGCG3"Me的含量为:夏茶>秋茶>春茶,并且EGCG3"Me的含量随叶片成熟度增大而增加,在第4、5叶达到最大值。4、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5种儿茶素(EGCG、ECG、EGC、EC、C)和2种甲基化儿茶素(EGCG3"Me、EGCG4"Me)的薄层色谱(TLC)方法。以聚酰胺薄膜为吸附剂,用甲醇-乙酸-丙酮(8:5:3)作为展开剂可同时分离儿茶素和甲基化EG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