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战略——以国家身份理论为视角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8369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对其霸权利益的追求与关注使朝鲜半岛在其战略框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缘政治意义,从这个意义出发,美国对朝鲜半岛实施了控制战略。  根据国家身份理论,国家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对彼此不同的身份认知决定了对彼此行为的不同选择。美国基于对朝韩两国不同的身份认知使其对这两个同处于朝鲜半岛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行为,并分别以加强美韩同盟和规制朝鲜这两个路径对朝鲜半岛实施控制。  从路径实现的角度,朝韩之间对彼此敌对身份的认知使双方对自身安全利益极度的关注从而导致朝鲜半岛分裂与对峙的长期化,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加大了对美国的依存度,这就为加强美韩同盟关系这一路径的展开带来了实际的可操作性,也给美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平台。而朝鲜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选择了封闭式的战略模式,这就为美国“规制”朝鲜提供了理由。同时,朝鲜的这种未开放状态也阻碍了地区的发展与合作,这就使美国达到了其利用朝鲜半岛牵制其周边大国的目的。从大国介入的角度,朝鲜半岛的分裂与对峙给美国的介入提供了理由。因此,朝鲜半岛的分裂与对峙以及朝鲜的未开放状态是美国战略得以实现的两个主要条件。  那么,这种敌对状态的解除就有可能改变美国的朝鲜半岛战略。根据国家身份理论的相关内容,集体身份的形成是解除国家间的敌对状态,减少冲突的有效方式。因此,朝韩集体身份的形成将会转移利益各方的战略关注点,促成朝鲜半岛内部的和平与合作,进而有可能使美国的战略方向发生转变。  针对这一点就中国朝鲜半岛战略的选择来说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中国要明确对朝韩两国的身份认知;二是要重新审视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并且在寻求促进共同发展与合作的同时,积极地为朝韩集体身份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冷战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有特殊政治、历史背景的日本而言,积极开展环境外交不仅能够改善自身国际形象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想,还可以发展国内环境产业链,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