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导入环节是教学的首要展示行为,虽然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它却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在片刻之间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和轻松愉快、教学相融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注意力,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是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而目前,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学术界对于导入环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这几个学科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结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了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本文除了引言之外分三部分进行论述,分别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相关问题,具体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含义、基础理论和优化导入环节的意义。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概述了导入和导入设计的内涵。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基础理论,本部分分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思想政治课导入就是要努力创造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从而最终达到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认为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同时又包含正式学习知识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能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组织和纳入于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中。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从美学方面入手,论述了导入的美对于达到政治课教学的良好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优化导入环节的意义从贯彻新课标要求,学生、教师自身和学校的政治教学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优化导入环节是贯彻新课标要求的具体实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政治课学习热情;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第二部分解读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中存在的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方式单一导致缺乏趣味性、语言枯燥导致缺乏生动性、流于形式导致缺乏针对性、远离生活导致缺乏新颖性。而导入环节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教育理念不正确,忽视导入环节、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相关理论和经验缺失、教师思维形成定式,不变通。第三部分从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的原则和导入设计的具体策略两方面详细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对策建议。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趣味性原则;从课程的需要出发,针对性原则和导语要短小精悍,精简性原则。同时,在导入的具体策略方面,本文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事例,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分别有以直观刺激为载体,开展多媒体导入,结合学生自身喜欢直观刺激的实际,利用当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具体分析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导入;以翻转课堂为支撑,发挥学生主体性导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挖掘学生自身的特长进行导入,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生成教学为依据,运用即兴式导入,教学与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学对象人,预设和生成是教学的两大过程,要抓住时机进行即兴式导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增强教师的威信;以情境教学为平台,进行情境导入,学生每天也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各种情景进行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