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料的庞大市场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塑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包装、农业、建筑、汽车等多个领域。作为轻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塑料也存在很多缺点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无论是通用塑料还是工程塑料,其强度较高,但是缺口冲击强度较低,达不到工程中的使用条件,用橡胶对塑料进行增韧是长久以来人们解决塑料使用缺陷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最简易有效的手段。在长时间的橡胶增韧塑料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增韧理论不断丰富,橡塑共混体系中存在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在橡胶粒径得到控制的同时不能够改变橡胶的性能。为了在提升橡胶拉伸性能的同时控制橡胶的粒径不生变化,选择将金属配位键引入到橡胶中,在橡胶受力过程中配位键的断裂能够提升橡胶的拉伸性能,并利用金属配位键能够高温条件下解离不影响加工流动性的特点,使改性的橡胶在基体中能够保持和未改性橡胶粒径相同,以此讨论橡胶粒径不变的条件下橡胶性能的改变对聚合物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以PP/POE作为研究体系,将四乙烯基吡啶(4-VP)接枝在POE上制备POE-g-VP,然后通过添加氯化锌(Zn Cl2),在POE-g-VP分子链之间形成金属配位键,POE的拉伸断裂强度得到提升。将POE、POE-g-VP、POE-g-VP/Zn Cl2分别与PP共混,通过拉伸测试发现三种共混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无明显提高。由于在接枝共混时间为5min时,POE-g-VP中存在残余的自由基,能够引发PP分子链与POE-g-VP分子链的接枝反应导致两相界面强度提升,冲击断面的分散相粒子的形变量较大。将接枝共混时间延长至30min POE-g-VP30(接枝共混时间为30min)拉伸断裂强度与POE-g-VP相似,此时PP/POE-g-VP3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下降,此时合金的冲击断面分散相形变量较小。界面强度的提升对聚合物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的提升较为明显。通过SEM观察上述所有共混合金的淬断断面分散相粒子的粒径均分布在1.3±0.5um。在分散相粒径及两相界面强度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分散相的拉伸强度,共混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没有明显提升;在分散相粒径、分散相拉伸性能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提升两相界面的强度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有显著的提升。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分散相性能不变的前提下,界面强度的改善对共混物冲击强度的影响,通过金属配位键来调控橡塑共混体系的界面强度。准备PP进行4-VP的接枝和POE-g-VP(两者接枝共混时间均为5min),将PP-g-VP与POE-g-VP共混并通过改变添加Zn Cl2的含量来制备了母料A(PP-g-VP/POE-g-VP)、含有0.25mol Zn Cl2的母料B(PP-g-VP/POE-g-VP/Zn Cl2)和含有0.5mol Zn Cl2的母料C(PP-g-VP/POE-g-VP/Zn Cl2)。由于空间位阻效应的存在,在添加0.25mol Zn Cl2时接枝的4-VP没有完全参配位作用,Zn Cl2的含量为0.5mol时,能够保证接枝的4-VP完全参与配位作用,以此来调控界面强度。将母料与POE按照不同比例与PP共混,发现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Zn Cl2与4-VP的摩尔比为0.5且母料用量为6wt%时,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相比PP/POE合金提升了167%,但共混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