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稳定作业下铁路桥梁道床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893932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墩大跨度铁路桥梁逐渐增多,在整个铁路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维修和新建的桥梁有砟道床线路存在颗粒松散,道床沉降量不足,密实度低,横向阻力远远不够等问题,易导致列车运行发生事故,因此应对道床进行稳定作业。然而,对于稳定作业具体的作业机理研究目前还不多,不同稳定装置作业参数对道床作业效果的影响也缺乏研究,且研究基本针对普通线路的作业,而高墩大跨度桥梁柔性大,稳定装置作业会引起桥梁振动,造成两者互相干扰,影响道床作业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稳定装置在桥梁线路上的作业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集中参数法、数值积分法、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刚柔耦合理论和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方法,选择以动力稳定装置、轨道和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对稳定装置在桥梁线路上的作业情况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稳定装置-轨道-箱梁系统集中参数模型和系统横向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积分法求解模型,讨论了稳定装置作业时不同道床工况和激振频率对轨枕、桥梁横向动态特性响应的影响。(2)建立了稳定装置-轨道-箱梁系统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不同垂直下压力和激振频率对轨枕动态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激振频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道床加速度与垂直下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最优的垂直下压力参数。结果表明,在参数允许范围内,垂直下压力越大,轨枕横向位移、速度和横向阻力响应越大;激振频率越大,轨枕横向动态响应先增大后减小,稳定装置最优激振频率为34Hz;随着垂直下压力增大,道床横向和垂向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纵向加速度基本不变,最优垂直下压力为120k N。(3)建立稳定装置-轨道-箱梁系统有限元模型,探究系统各部件的变形量大小,结果表明钢轨变形量远远大于其他部件。对钢轨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柔性钢轨的稳定装置-轨道-箱梁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并与多刚体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在刚柔耦合模型基础上,综合比较了激振频率和垂直下压力对轮轨横向接触力的影响,以及对不同高度跨度桥梁下的系统横向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增大激振频率和垂直下压力都能提高轮轨横向接触力,且对激振频率变化的灵敏性更强;桥梁高度跨度相应越大,轨枕横向位移、道床横向阻力越大,横向速度稍微减小,桥梁的横向位移、速度也越大,而加速度越小。
其他文献
动力电池的参数监控是新能汽车的关键性技术,电池相关参数监控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整体的性能。本文将常用的18650动力锂电池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基于莱维飞行步长的群搜索优化算法(Levy Group Search Optimizer-back propagation,LGSO-BP)神经网络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方法,应用莱维(Levy)飞行步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低温、快充等工作条件下,性能衰退会特别的严重,准确地预测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对电池储能系统的贡献很大,可以避免发生危险和延长电池的可使用寿命。本文通过锂离子电池寿命循环老化实验,采集充放电阶段的电池数据,绘制充放电曲线和容量增量曲线。基于充放电曲线和容量增量(Incremental Capacity,IC)曲线,挖掘反映电池老化规律的特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实施道路交通管理,卡口车辆智能检测系统被应用到各个城市当中,通过卡口检测系统可以获取实时的车牌照数据和车辆轨迹数据以及各条道路的车流量以及道路运行状态的变化,高效的数据收集与提取能为干线协调优化方案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一般情况下协调控制方案使用历史数据设计周期时间与相位差,这导致了控制的滞后性,同时也不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的控制干线。因此,如何利用好智能卡口数据使交通控
随着我国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愈加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中高水头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水力学方面的问题,如建筑物的空蚀破坏会影响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水体紊动过于强烈会导致水流与空气掺混激烈,造成下游水体溶解气体超饱和问题,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研究自掺气水流中的气体运动规律尤为重要。本试验将研究无盖与有盖条件下自掺气水流气体运动规律,并对有盖和无盖条件下的气体运
为了应对全球温室效应、推动全球绿色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目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新能源汽车身上有一个重要的部件,作为动力输出的根本来源,都离不开驱动电机。而作为驱动电机之一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它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高、转动震荡小、动态响应快,因此作为电气设备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另外,作为驱
悬架系统包含很多种类,其K&C性能设计及优化是汽车悬架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决定底盘性能的优劣,甚至对整车性能,包含车身或车架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款商用车试验场路试暴露的车架横梁局部弯曲变形、轮胎磨损等疑难问题的解决为研究对象,避开直接从刚强度、耐久性能角度考虑来解决问题的直接思维方式,而是从底盘悬架K特性对整车性能影响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寻找根因。首先建立前麦弗逊悬架,后板簧整体桥悬架的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及智能电网领域。准确的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和电池系统故障诊断对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锂离子电池的不可逆衰退会导致其可用容量的持续降低和电气性能的恶化,使得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电池包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基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职住空间关系以及通勤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城市规模的扩大、职住分离、交通拥堵等因素导致城市居民的通勤时间不断增长。同时,小汽车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研究小汽车用户的通勤时间容忍阈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汽车用户的通勤出行行为、职住址选择及其可能的行为改变。本文采用昆明市小汽车用户的出行调查数据,对小汽车用户通勤时间容忍阈值的分布特
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测试是柴油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V开发流程中保证ECU质量的关键一步,测试用例作为HIL测试的测试方案,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目前HIL测试普遍采用黑盒测试用例对柴油机ECU总体控制功能进行测试,但随着柴油机ECU控制策略越来越复杂,功能模块越来越多,黑盒测试用例无法对ECU控制模块内部参
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等。目前,高熵合金已经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针对H13钢在用作汽车连杆热锻模时,由于服役条件苛刻造成表面出现热磨损、高温氧化和热疲劳等而失效,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如何提高H13钢的耐磨耐蚀性以及高温抗氧化性,成为提高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本文根据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采用激光熔覆在H13钢表面制备CoCrFeMnNi高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