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木霉Th-323ThChsC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是一类具有生防潜力的丝状真菌,其厚垣孢子制剂为其未来最具潜力的开发方向。厚垣孢子显著特征为细胞壁增厚,而几丁质作为菌丝及孢子细胞肇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合成关键酶为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S,EC2.4.1.16)。因此,研究木霉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探索几丁质合成机制,对于研究细胞壁形成过程,进而开发以厚垣孢子为主要成分的木霉菌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扩增哈茨木霉中的几丁质合成酶基因,构建几丁质合成酶突变体,观察表型变化,初步探究其功能,结果如下:   1.克隆几丁质合成酶基因ThChsC片段及其全长   将NCBI上注册的23株丝状真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找到保守序列,以此为基础设计简并引物,以哈茨木霉基因组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372bp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的几丁质合成酶基因(L24910.1)相似性为91%。故在此基础上进行染色体步移,共扩增得到4110bp。   2.生物信息学分析几丁质合成酶基因ThChsC序列   生物信息学比对结果表明ThChsC(GenBank登录号HQ419000),编码区(CDS)长为2835bp,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开放阅读框(ORF)长2688bp,编码895个氨基酸。进行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基因与串珠状赤霉(Gibberella moniliformis,ACY08039.1)和禾生刺盘孢菌(CoUetotrichum graminicola,AAL23718.1)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相似性最高,分别为80%、81%;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8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hChsC属于Ⅲ型几丁质合成酶亚家族。ThChsC含有1个Chitin_synth_1结构域,1个Chitin_synth_1N结构域,1个Chitin_synth_2结构域,3个跨膜结构域,为膜结合蛋白。预测三维结构表明其含有糖基转移酶的保守DHD结构域。   3.构建几丁质合成酶基因丁hChsC突变体   以潮霉素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在其两侧插入ThChsC的5’-侧翼序列(长度为1417bp)和ThChsC的3’-侧翼序列(长度为1024bp)作为同源臂;采用酶切-连接法,将构建的重组片段与双元载体pDHt/sk相连构建打靶载体pDHt/ThChsC::hph;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TMT)将打靶载体导入哈茨木霉Th-33基因组中,根据同源重组原理,使潮霉素基因表达盒替换ThChsC,共得到162株假定转化子。经过连续五次传代培养后,116株仍具有潮霉素抗性,转化效率达到71.6%。   4.筛选几丁质合成酶基因7hChsc敲除突变体   通过扩增3’和5’侧翼序列以及被敲除的序列,筛选得到几丁质合成酶基因ThChsC敲除突变体6-2;以潮霉素基因为探针,以敲除突变株6-2以及具有表型差异的转化子4-1,3-3,2-2,5-1,3-2,2-9与野生型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outhern blotting分析,检测T-DNA插入情况。   5.分析几丁质合成酶基因ThChsC敲除突变体6-2的表型变化情况   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将菌丝进行Fluorescent Brightener2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野生型菌株菌丝内部染色均匀且深,在隔膜处染色更深,而突变体菌丝中染色较浅,说明ThChsC缺失后,几丁质合成量明显减少。此外,显微观察发现,突变体6-2的菌丝内部径向膨大形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分支减少,长度增长;但生长速度,产色素量,产孢量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区别。
其他文献
α-烷基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展现了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方法之一是通过相应的酮烯醇化物与卤代烃反应来合成,这种方法使用了毒性大的卤代烃,并且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废盐。“氢自动转移反应”的发展,使得用毒性较小的醇替代卤代烃作为亲电试剂进行烷基化反应得以实现,且反应副产物是水,原子经济性高,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第二章探索了使用[(IPr)AuCl]/AgOTf和[Cp*IrC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电池和静电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其功率密度比电池高数十倍,能量密度比静电电容器高数十倍。利用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组成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电动汽车启动、加速等高功率密度输出场合的需要。另外超级电容器还可用作电路元件、小型用电器电源、直流开关电源等,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已经有相应的产品在电动汽车上得到了运用,国内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因此开展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对促进我国
砷(As),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长期As暴露可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皮肤及神经功能损伤和免疫紊乱等,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邻苯二甲酸酯(PAEs)因具
本课题研究制备了天然黄酮类磷脂复合物,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其化学特性.主要包括天然黄酮类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结构鉴定、及
随着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除了急性中毒症状外,发育神经毒性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由于细胞增殖、分化必须通过细胞分裂而实现,所以从细胞分裂的视角来探讨有机磷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