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辅助侧-直入路穿刺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应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下侧-直入路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的成功率、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年龄≥60岁,ASAII-III级,拟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实施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直入组(M组)和侧-直入组(P组)。两组均使用超声(2-5MHz低频探头)定位穿刺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主要观察指标为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次要指标为穿刺次数、针尖调整方向次数、穿刺所用时间、定位所用时间、穿刺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等,从而对超声辅助定位下侧-直入路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的成功率、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探讨。结果:共57例患者完成蛛网膜下腔麻醉,有3例穿刺失败(直入组2例,侧-直入组1例),侧-直入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9.3%,直入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直入组穿刺平均时间为91.38±54.24s,直入组为133.82±82.4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直入组穿刺次数及针尖调整方向次数均低于直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入组腰痛发生率高于侧-直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分、穿刺异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直入路穿刺相比于直入路穿刺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及穿刺次数,且不增加穿刺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方法,可在临床中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原产地证的概念、种类、内涵及作用,对日常签证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原产地证的办理与运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肯德基深陷“秒杀门”早已经满城风雨,一方有理有据,另一方坚持认定对方“商业欺诈”,孰对孰错也难做讨论。然而面对纷纷质疑,舆论几乎“一边倒”的认定肯德基失信,对方的解释也难
社区周边实体店不会消失,因为他符合人们的消费场景,因此颠覆很难,只能融合。“互联网+”的出现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归商业本质,尤其是对社区O2O这个行业
在危机环境下,企业如何辨析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控制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企业可持续和皆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某款国产中吨位叉车机外辐射噪声严重超标的现状,应用试验方法进行噪声源识别,并计算各主要噪声源的声能占比。根据噪声源识别的基础,分别对发动机机体辐射噪声、排气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