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投资效率是影响企业价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学术界,投资效率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与此同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历来也是经济学核心的问题之一。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不恰当的干预导致市场机制的失灵。在我国转型市场经济中,政府“看得见的手”在我国转型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是否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如果影响,那么影响的程度又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现有文献表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管理者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通常会导致企业的投资行为偏离最优投资,产生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由于政策性负担、融资约束、官员晋升指标赛等因素的存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决策也有所不同,进而导致投资效率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四万亿”投资计划作为中央在2008年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投放的经济刺激政策,通过改变国民经济和特定行业的前景预期,改变企业经营的信息环境和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以2003-2016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探讨了“政府控制”、以及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并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作用路径出发,进一步验证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着显著影响,“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期间,企业的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更加显著,投资效率更低。(2)在“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期间,国有企业较之非国有企业,存在更为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投资效率更为低下。(3)进一步分析发现,“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期间,受其重点支持的十大行业下的政府控制的企业更容易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投资效率低下。同时,在“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期间,银行贷款(政府补贴)增加的国有企业较之其他企业存在更为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投资效率较低。本文研究结合“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大背景,为“政府控制”、“四万亿”投资计划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本文出的我国政府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该刺激政策经济后果的证据,对于后续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丰富了企业投资效率治理机制、宏观经济政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