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的杰出代表。这个时期的花鸟画不仅在工笔写实与水墨写意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开始了中国花鸟画历史中,由以宫廷写实为主的花鸟画面貌,转向以文人写意为主的花鸟画格局。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中国花鸟画整体风格更加明显地加速走向写意化。中国花鸟画风格面貌的发展方向及美学品格也随之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花鸟画的功能就由原来的较为客观地描摹客观物象转向了抒发画家个人的主观情感。中国花鸟画作为艺术的本质也因此而更加凸显。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中国花鸟画发展内在的自律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合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对于中国绘画的风格来说,向来有工笔和意笔之分。在研究两宋花鸟画的演进上,我同样采用研究工笔写实与墨笔写意两条不同风格道路的方法。一条是发轫于唐及五代,至两宋时期花鸟画写实面貌的逐步拓进,达到顶峰,然后渐式衰微的道路;另外一条道路则是文人意笔花鸟画在唐及前朝的孕育,之后至五代与两宋时期的不断壮大、充实。把两宋花鸟画分为工笔写实与墨笔写意两条道路进行研究有利于把中国花鸟画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简化、梳理,使我们更容易理清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但是在两宋花鸟画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这两条道路往往交织在一起,甚至有些花鸟画家对两种风格都很擅长并有两种风格的作品存世。所以,在某些时候,这两种道路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但是,从客观情况上看,把两宋花鸟画大致分为这两种道路进行分析还是可行且相当合理的,因此也就有这样做的必要。依这种方法着手进行研究之前,首先需要解释一种现象,那就是中国花鸟画写实之路大都由宫廷画家所演绎,而写意之路则大多由文人们所谱写。这并不是说宫廷画家们就远离于写意之风,文人画家们就与写实之风毫无瓜葛,毕竟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