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氟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 探讨异氟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的影响   方法: 实验于2007年9~12月在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采用四血管法(4-VO)制作血管性痴呆(15月龄)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的测试。选用60只SD老年大鼠,雌雄各半,制作成老年血管性痴呆大鼠。实验根据异氟烷吸入浓度和吸入后开始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的时间将上述大鼠分为六组:1天对照组(只在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情况下持续2小时),1天1.5﹪Iso(isoflurane, Iso)组(在95%氧气、5%二氧化碳和1.5﹪Iso的混合气体情况下持续2小时),1天2﹪Iso组(在95%氧气、5%二氧化碳和2﹪Iso的混合气体情况下持续2小时);7天对照组(只95%氧气和5%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持续2小时),7天1.5﹪Iso组(在95%氧气、5%二氧化碳和1.5﹪Iso的混合气体情况下持续2小时),7天2﹪Iso组(在95%氧气、5%二氧化碳和2﹪Iso的混合气体情况下持续2小时)。吸入异氟烷后在第1天和第7天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定位航行实验以血管性痴呆鼠到达平台的时间作为学习成绩,空间探索实验以血管性痴呆鼠在60s内通过平台位置的次数作为记忆成绩。   结果: 吸入异氟烷1天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的训练和测试实验。与1天对照组相比,1天1.5﹪Iso组和1天2﹪Iso组大鼠寻找并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1天2﹪Iso组大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又比1天1.5﹪Iso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天1.5﹪Iso组和1天2﹪Iso组与1天对照组相比,大鼠60s内通过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 1天2﹪Iso组又明显少于1天1.5﹪Iso组(P<0.05)。吸入异氟烷7天后, 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的训练和测试实验显示,在到达平台的潜伏期以及60s内通过平台位置的次数,三组大鼠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异氟烷可以引起麻醉后血管性痴呆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且这种影响是可逆的。   第二部分:   目的: 探讨异氟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纹状体、额叶皮层的乙酰胆碱、胆碱乙酰转移酶和胆碱酯酶的影响。   方法: 实验于2008年1月在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模型和分组同第一部分,单次吸入2小时异氟烷1和7天后,连续5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的训练和测试实验。水迷宫测试完成后,立即处死大鼠,在冰面分别取出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海马、纹状体、额叶皮层,液氮冷冻后,放入—80℃的冰箱中保存。待测定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及胆碱酯酶活力。大脑乙酰胆碱含量检测采用Elisa法;胆碱乙酰转移酶、胆碱酯酶活力的检测分别采用胆碱乙酰转移酶测定试剂盒和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进行测定。   结果: 与1天对照组比较,1天1.5﹪Iso组和1天2﹪Iso组大鼠海马、纹状体、额叶皮层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活力明显下降(P<0.05);1天2﹪Iso组较1天1.5﹪Iso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海马、纹状体、额叶皮层中的胆碱酯酶活力,在1天对照组、1天1.5﹪Iso组和1天2﹪Iso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天对照组、7天1.5﹪Iso组、7天2﹪Iso组三组大鼠之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变化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吸入异氟烷可引起大鼠海马、纹状体、额叶皮层中的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活力短暂下降而对胆碱酯酶活力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剂量右旋美托咪定滴鼻和复合咪达唑仑口服用于小儿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其中,男性患儿为98例,女性为
次声(infrasound,IS)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声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工农业生产、交通环境中,成为生产噪音、公共噪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强度次声(噪音)能够导致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尤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为甚。长期噪音环境不仅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进一步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噪音(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