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元素是果实的主要组成成分和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与蛋白质、脂类、核酸、维生素等密切相关,对植物各种生理过程的关键步骤起调控作用;同时,它对维持整个生态环境中养分资源稳定和平衡、增加农产品数量、提高品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改进人类各种营养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定量分析了不同器官生长发育及各器官与其皮层、木质部中营养元素含量、累积季节性变化规律,以期探讨果树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苹果树生长发育规律从3月26日至9月21日,整株、地上部生物量逐渐增加,果实采收后整株、地上部生物量趋于平稳;7月30日以后,根系快速生长。幼果期苹果树体生物量为10.21㎏,皮层和木质部分别为2.14和7.07㎏,骨干枝生物量为各器官之首。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叶片生物量较高,为0.73㎏;果树根系结构组成中,以直径1.0~5.0㎝的根为主,且主要集中分布在20~40㎝土层中。各器官含水量总的趋势是幼嫩器官高于成龄器官,在同一土层中,根生物量随根直径减小而减小,其含水量相反;直径相同的根,其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苹果树体氮素养分特性果实收获后至休眠期根系吸收了大量的氮素储存在树体中,致使休眠期氮素在树体各器官中的含量达到最高。3月26日至7月30日,枝、干、根系皮层和木质部中氮含量迅速下降,而下降的这一部分氮素转移到新生器官以供叶、新梢与果实生长;之后迅速增加。生长季节内皮层氮含量枝>干>根系,木质部氮含量根系>枝>干,各器官皮层氮含量高于其木质部。氮累积在7月30日前变化很小,说明在此期间根系很少从土壤中吸收氮素,7月30日后急剧增加。新生器官中氮累积随物候期渐进而增加,年周期内叶片氮累积量占新生器官累积量比例较大。生长季节内果树从土壤中吸收氮素总量为172.3 kg/hm2,果实膨大期和收获后分别吸收氮素99.3 kg/hm2和73.0 kg/hm2,占吸收总量的58.8%与43.2 %。果园(苹果产量48.0 t /hm2)年推荐施纯氮229.7 kg/hm2,收获后基施氮素97.3 kg/hm2,7月前追施氮素132.4 kg/hm2。3.苹果树体磷素养分特性3月26日至7月30日,树体中磷含量随果树生长发育而不断下降,其原因一是储存的磷转移到新生器官中供叶与新梢的生长所需,二是在此期间根系没有从土壤中吸收磷。这就造成了磷含量下降,而磷的总累积量变化很小。皮层内磷含量与累积量在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