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风险及其法律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 Lending或Peer-to-Peer Lending的简称或缩写,系指在互联网上运作的一种借贷模式,也称P2P网络借贷。P2P网络借贷于2005年在英国开始出现,紧接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传至世界各地。在这一新鲜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传统的民间小额借贷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才孕育出了此新生事物。以互联网为依托,P2P网络借贷使民间借贷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它不仅解决了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难问题,更拓宽了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使得“金融普惠”开始成为可能。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利弊两个方面,P2P网络借贷由于其先天性的不足和后天生长环境的缺陷,有可能产生一系列风险,对我国的整体金融秩序产生强烈冲击。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法律控制,通过制度和规范让其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P2P网络借贷的一般解读。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从P2P网络借贷平台这一新型民间借贷模式的产生背景和运行机制出发,对其进行一个比较合适的概念界定;其次,介绍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历史沿革,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把握其兴起和发展的脉络;第三,详细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特点和国内外的典型运行模式,让读者对P2P网络借贷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部分即对P2P网络借贷运营中各主体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介绍。在本部分的风险介绍中,笔者创造性地采用风险解析法,通过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各个参与主体,并对它们进行逐一的风险分析,来把握事物整体的风险。第三、四、五部分围绕P2P网络借贷风险法律控制体系的构建展开探讨,首先对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并总结他们在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法律控制的特点,然后找出我国在法律控制方面的不足,最后结合前述两方面内容,针对性地阐释了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法律控制体系的构建。
其他文献
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此次税制改革使得我国地方税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在这次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地方税收朝着法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于此同时还促进了我
2016年首次发布《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2015年末,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大约有2.3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7%,而在老年人口中,空巢和独居老人已经接近1亿人,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已经毋庸置疑。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但中国的特殊性在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决定了中国养老问题的错综复杂。近年来,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模式越发不能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等老人的养老
转变教学观念,尝试新教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跟踪训练、精讲点拨四个环节,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同行进行交流。一、认真备课,精心设
期刊
研究了几种Lewis酸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其中AlCl3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常压下,160~190 ℃时,当n(苯酚):n(碳酸二甲酯):n(AlCl3)=4:1:0.06,反应时间14 h,碳酸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