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 Lending或Peer-to-Peer Lending的简称或缩写,系指在互联网上运作的一种借贷模式,也称P2P网络借贷。P2P网络借贷于2005年在英国开始出现,紧接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传至世界各地。在这一新鲜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传统的民间小额借贷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才孕育出了此新生事物。以互联网为依托,P2P网络借贷使民间借贷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它不仅解决了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难问题,更拓宽了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使得“金融普惠”开始成为可能。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利弊两个方面,P2P网络借贷由于其先天性的不足和后天生长环境的缺陷,有可能产生一系列风险,对我国的整体金融秩序产生强烈冲击。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法律控制,通过制度和规范让其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P2P网络借贷的一般解读。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从P2P网络借贷平台这一新型民间借贷模式的产生背景和运行机制出发,对其进行一个比较合适的概念界定;其次,介绍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历史沿革,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把握其兴起和发展的脉络;第三,详细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特点和国内外的典型运行模式,让读者对P2P网络借贷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部分即对P2P网络借贷运营中各主体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介绍。在本部分的风险介绍中,笔者创造性地采用风险解析法,通过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各个参与主体,并对它们进行逐一的风险分析,来把握事物整体的风险。第三、四、五部分围绕P2P网络借贷风险法律控制体系的构建展开探讨,首先对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并总结他们在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法律控制的特点,然后找出我国在法律控制方面的不足,最后结合前述两方面内容,针对性地阐释了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法律控制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