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大,自尿中丢失大量血浆蛋白,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可呈现多种病理类型的改变,以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型、局灶节段型及系膜增生型等较为多见[1]。这几年来,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势头,患病儿童和他的家庭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统计在因为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而住院的儿童中,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仅仅排在急性肾炎之后,成为儿童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的第二大病种,而且有一大部分肾病综合征的患儿的病程迁延,病情反反复复,严重的影响了患病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的质量。糖皮质激素作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用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肾病综合征患儿因自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往往易获得感染,且起病较为隐匿,如不能及早发现,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并发感染及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对肾病患儿外周血象及生命体征均有一定影响,但不易区分。本研究就口服足量泼尼松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外周血象及生命体征的随访及数据的收集,动态研究糖皮质激素对此类患儿生命体征及血常规的影响程度,与诱发感染、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相鉴别,以便于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对于服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即醋酸泼尼松片4周的,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门诊初次诊断的肾病综合征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实用儿科学》诸福堂第七版:(1)大量蛋白尿,定性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日超过50mg/kg;(2)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3)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超过5.72mmol/L(220mg/dl);(4)高度水肿;肾病综合征诊断的必备条件为其中前2项。排除标准:(1)患儿存在先天性肾脏疾病,如alport综合征等;(2)患儿近期有服用过造成肾脏损害的药物或者免疫抑制剂;(3)由于患有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疾病而造成肾损害的患儿;(4)肾功能异常的患儿,此肾功能异常为肾脏本身的先天性疾患或者肾脏血管的畸形及损伤;(5)存在心、肺、肝、脑等基础疾病的患病儿童。2研究方法将入选的患儿进行编号,随访4周,排除感染等外在因素影响,收集各时段(0、1周、2周、3周、4周)血象及基础体温数据,分为五组:a组:入组且尚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前所测数据;b组:应用足量泼尼松1周时所测数据;c组:应用足量泼尼松2周时所测数据;d组:应用足量泼尼松3周时所测数据;e组:应用足量泼尼松4周时所测数据。采用自身对照及平行对照的方法,观察比较口服足量泼尼松对入组患儿血象及生命体征的影响,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3检测方法3.1测定血常规抽取患儿静脉血送到邢台市人民医院化验室进行血常规的检测,采用的是电阻型血液细胞分析法,检测依据是:血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其在经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电阻的变化,通过放大、甄别产生的相应的电阻脉冲信号,获得的相应电阻脉冲数被转化为细胞的数量,产生电阻脉冲的高低和各种血细胞体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方法:抽取患儿静脉血1ml,注入抗凝管,轻轻摇晃,血液和抗凝剂发生反应,使血液处于抗凝状态。放入血常规检测机,及时打印化验报告。3.2体温的测量专人应用电子体温计于晨起安静状态下于患儿额部测量基础体温,3次测量取平均数,并作好记录。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把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应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及法,采用lsd-t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体温变化:体温增高者有29人,占96.7%,其中在1周末上升者有10人,占33.3%,2周末上升者有15人,占50%,3周末上升者有4人,占13.3%(Fig.1);体温测量值37℃~37.5℃之间者有20人,占66.7%,大于37.5℃有9人,占30%,最高达37.9℃。A组平均体温为36.3±0.3℃,B组平均体温为37.4±0.5℃;C组平均体温为37.6±0.2℃;D组平均体温为37.9±0.1℃;E组平均体温为37.8±0.2℃;口服足量醋酸泼尼松对各患儿基础体温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总数增高有26人,占86.7%,其中在1周末上升者有21人,占70%,2周末上升者有2人,占6.7%,3周末上升者有2人,占6.7%,4周末上升者有1人,占3.3%;白细胞总数10~15×10~9/L有15人,占50%,>15×10~9/L有11人,占36.7%,最高达21.6×10~9/L(Fig.2);A组白细胞平均值为7.82±1.28×10~9/L,B组白细胞平均值为12.68±0.96×10~9/L;C组白细胞平均值为14.0±1.02×10~9/L;D组白细胞平均值为13.99±1.14×10~9/L;E组白细胞平均值为13.59±1.37×10~9/L;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对患儿外周血象白细胞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小板总数增高有23人,占76.7%,其中在1周末上升者有16人,占53.3%,2周末上升者有5人,占16.7%,3周末上升者有2人,占6.7%(Fig.3);血小板总数300~500×10~9/L有15人,占50%,>500×10~9/L有8人,占26.7%,最高达893×10~9/L。A组血小板平均值为135±13×10~9/L,B组血小板平均值为324±15×10~9/L,C组血小板平均值为376±14×10~9/L,D组血小板平均值为394±16×10~9/L,E组血小板平均值为415±17×10~9/L;口服足量醋酸泼尼松对各患儿外周血象血小板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足量醋酸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象中白细胞、血小板及基础体温均有一定影响,体温波动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大部分患儿均有上升,但未超过38℃;白细胞升高幅度前2周较大,4周时部分会有所回落;血小板升高成持续性,4周时达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