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验证大五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在大五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中介效应,以此来解释大五人格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抽取郑州某高校851名大学生,使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简式版、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版)、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施测,数据回收后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Bootstroop法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年级、专业等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神经质人格正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R~2=22.7%,p<0.01),责任心(R~2=11.5%,p<0.01)、宜人性(R~2=5.1%,p<0.01)、开放性(R~2=26.2%,p<0.01)和外倾性(R~2=27%,p<0.01)均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3)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在神经质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4)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在责任心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5)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在外倾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6)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在开放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7)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在宜人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神经质得分越高,个体存在的职业决策困难也就越多,而责任心、外倾性、开放性、责任心得分越高,个体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低。而且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支持、自我概念这两个中介变量的影响,大五人格通过个体的社会支持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职业决策困难,即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在大五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着多重中介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时,一方面要注重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增加对自身的了解,另一方面,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度,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以降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