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如今社会对学历的高度重视,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宁愿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职陪伴自己的子女读书,高考陪读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以荆州市重点中学为例,借助以往的文献资料,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高考陪读家长行为选择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继而分析家长陪读行为对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产生的效用,最终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文章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对陪读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界定核心概念,并对陪读问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对家长陪读行为的一般性进行分析。分析显示:支持家长选择高考陪读的主导因素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子女取得优异高考成绩的诱导以及独生子女政策下家庭教育的缺陷;经济支持、信息网络的提供、跟风行为和其他群体的压力是影响家长作出陪读选择的三个外部支持因素。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对高考陪读群体内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职业群体中,经商家庭选择高考陪读的比例最大;居住于城区的家庭在陪读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大;家长在选择陪读时并无性别偏好,但家长在选择给不同性别的子女陪读时所考虑的因素大不相同;母亲陪读的比例最大,父亲陪读的比例上升。
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进行高考陪读的效用分析,详细分析出高考陪读对子女自身、家庭内部以及社会三方面带来的具体影响。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针对如何消除陪读现象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