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形成安全、有效地治疗/缓解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中医外治优案。2.比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结局临床报告(PRO)量表与ESR、CRP作为疗效评价的敏感性。方法:将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纳入痹消方组、扶他林组、中医离子导入组,分别给痹消方、扶他林乳胶剂、痹病外用2号方,每天一次,选择第0、2周评价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指标、健康状况评估问卷(HAQ)、患者结局临床报告(PRO);选择治疗结束时评估关节功能分级、ESR、CRP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三组临床症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三组VAS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医师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估VAS评分、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整体评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及HAQ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HAQ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三组实验室疗效指标比较:三组患者CRP、ESR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三组患者结局临床报告(PRO)比较:三组患者在PRO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三组患者第一因子(包括6、7、8、15、16条,主要与躯体功能和社会健康有关)治疗前后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第二因子(包括9、12、1.3、14条,主要与患者心理状态有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第三因子(包括3、5、6、11条,主要与躯体功能有关)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痹消方组疗效显著优于扶他林组和中药离子导入组。三组第四因子(包括1、2、4、10条,与躯体感觉有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痹消方、扶他林、中药离子导入在治疗2周时,疗效无显著差异;痹消方与中药离子导入临床疗效相当。PRO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有比ESR、CRP更好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