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扰动量的判定与识别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大量的电能质量问题,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改善并提高供电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自动分类识别是电能质量扰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判断扰动发生的原因和治理电能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对含有噪声的扰动信号的电力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对影响电能质量的扰动量进行识别分类,为改善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用数学形态滤波器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滤波,采用S变换和概率神经网络对消噪后的扰动信号进行检测定位分析和
其他文献
煤矿井下环境危险恶劣,易聚积煤尘和瓦斯,煤矿井下一旦发生漏电,很可能会引起人身触电,酿成火灾,煤尘及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由于漏电过程机理复杂,漏电信号微弱,且易受干扰,现有的漏电保护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矿井电网漏电故障识别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首先,利用矿井低压电网的电路模型及其单相漏电等效模型,得出其发生单相漏电时的各种漏电特征量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各个漏电特征量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发现影响漏电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出以及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凭借其投资少、发电方式灵活、环境友好等优点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受到风速、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随机变化的影响,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DG,学者们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微电网相对于大电网是
能量双向馈动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简称双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Bidirection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BD-WPT),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之一。它不仅具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便捷、灵活的充电优点,而且还能够实现电能在“源”与“荷”之间自由流动,在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无线互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开展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不断增加,无形中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了危机与挑战。基于电力电子逆变接口的分布式电源不具备有利于保持系统稳定的阻尼分量和旋转惯量,而这些因素正是传统电力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步发电机所固有的特质。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