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物流金融理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金融是当今物流学科的前沿研究内容之一,为物流学科的创新注入了新的元素,在当代的商业背景下,越来越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物流金融是一项应用性特别强的研究课题,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把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入到供应链中来,革新了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财经热点的结合更增强其在信贷市场的生命力,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结合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作为切入点,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和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的供给状况,把物流金融应用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通过模型的建立来论证物流金融能够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不能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问题根源,从而说明在目前的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必须在供应链中加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一成员来保证资金流的畅通进而带动物流的畅通。此外,物流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比较优势和功能互补而进行合作是物流金融的一大特点,本文论证了为什么银行必须要和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来共同开展动产质押业务,以及在什么条件下银行才能退出供应链,从而供应链管理真正发展到规范化和“共赢”的阶段。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和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的供给状况,把物流金融应用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2)本文把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界定为一种市场需求,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作为一种市场供给,正是物流金融把两者很好地衔接在了一起,这其中必然有一个中介,然后对物流企业就是这个中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法以及经济学分析法,对论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创新结论包括:(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量不仅受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还受供应链关系的影响。(2)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和金融机构控制方式较为呆板从而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3)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应量严重不足,信贷结构存在严重失衡及其原因;(4)物流企业由于能促进信贷市场信息对称从而联接了信贷市场的供求双方,物流金融模式有助于促进信贷市场结构逐渐向均衡转变。
其他文献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最近一些年不断突出的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且对比分析对土地依赖程度存在差异的三个样本村失地农民对政府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市民化后的就
城市化与产业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对城市化和产业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述评。以经济思想史为线索,首先分析了城市化因素如何内嵌于经济学理论,分为四个理论演变阶段(古典经济学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呼啸而至,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很少有国家或地区能够成为“独善其身”的经济“孤岛”。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最
<正>1986年全科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引进我国,国务院于2006年指出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
英语霸权,一个看似局限于语言学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其实与民族国家、国际体系、文化霸权等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因而本文中对英语霸权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国际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与深入,跨国公司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与此同时,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认同。“全球契约”与“跨国公司准则”等企业社会责
在全国各地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日新月异。但城市逐渐失去自身特色,城市建筑风格杂乱无序,城市间的可识别性越来越小。文章通过对现代城市建筑
本文认为,目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只考虑补偿和保障是不够的,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保障方面存在制度缺失。未来应该建立失地农民的可持续长远生存战略。建立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