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发酵燃料乙醇的新工艺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生物质再生能源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改进乙醇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耗能,已成为燃料乙醇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降低燃料乙醇的生产能耗为目的,采用微波处理木薯代替传统蒸煮液化,研究微波预处理木薯的工艺条件及乙醇的发酵工艺条件。   首先对微波处理木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当加水量为原料质量的60%,木薯粉在800W微波辐射下处理60s,酶解效果和发酵效果最好。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SEM和XRD对预处理木薯进行微观分析,发现在此处理条件下,木薯粉变成糊化态,木薯粉中的淀粉由晶态变为了非晶态。   然后进行了微波预处理木薯的糖化发酵乙醇的工艺研究,木薯经微波辐射处理后,在60℃下进行糖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得出优化后的糖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糖化酶用量160U·g,糖化时间60min,在此工艺下糖化可获得还原糖含量为9.12%的糖化醪液。对糖化后的料液进行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为0.4%,氮源添加量为0.2%,发酵初始pH为4.5。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72h,发酵醪液的乙醇体积分数为12.3%。   最后对微波处理后的木薯进行了同步糖化发酵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发酵料水比,糖化酶量,酵母接种量,氮源添加量进行正交优化,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料水比1:2.8,糖化酶用量180U·g,酵母接种量0.3%,氮源添加量为O.3%,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时间72h,醪液中的乙醇体积分数可以达到12.7%。将此工艺用于微波处理鲜木薯发酵乙醇,最高可以获得乙醇体积分数为13.0%的醪液。   通过与传统蒸煮液化工艺进行能耗对比,至少节省30.8%的能耗,大大降低了发酵工艺的耗能。将微波技术用于木薯的预处理进行乙醇发酵,可节省蒸煮设备和冷凝设备,而且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受氧还原的慢动力学影响和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的限制,阴极氧还原电催化剂已成为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商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聚吡咯(PPy)类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质,对分子氧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望取代贵金属而成为PEMFC阴极氧还原电催化剂,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课题。本论文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Py修饰的C(PPy/C),并通过红外光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清洁电化学技术,其中碱性燃料电池相比于酸性燃料电池,具有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活性高等优点。其核心部件之一的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传递OH-、阻隔燃料。由于OH-离子尺寸大、扩散性差(相比于H+)、功能基团解离度低(相比于磺酸根),以及电池工作中存在大量游离的活性OH-和O2-·,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亟待提高离子传导率和化学稳定性。本文利用物理静电纺丝法和化学
学位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碳源和能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中与蔗糖代谢有关的酶有三类,分别是转化酶或G-呋喃果糖苷酶(Inv)、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USy),其中蔗糖合成酶是催化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蔗糖合成酶具有分解和合成蔗糖的双重属性,在调控蔗糖代谢中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但普遍认为蔗糖合成酶的主要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