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经历了短暂的平息之后,在2019年年中又再起波澜并不断升级。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关税的减让,全球关税也一直平稳下降,贸易自由化稳步推进。美国单边的加征关税破坏了了贸易自由化进程,让关税水平出现了巨大的反弹。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家间生产协作更加密切,生产链的全球配置让中间产品频繁跨越关境,关税的增加让贸易成本以几何级数倍增长,关税水平的波动会对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间跨国协作生产产生什么影响,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关税研究也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研究关税变动对一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情况产生的影响。首先梳理关税研究和全球价值链研究领域的文献,然后利用WTO关税数据和UIBE GVC的全球价值链数据统计分析了目前中国关税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参与情况,发现中国加入WTO后关税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位置指数存在相反方向的变动趋势。之后全面阐述了关税减让对一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的这种促进作用,包括影响产生的背后深层逻辑,然后检验在固定其他因素下的负向影响的显著性,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地,文献综述部分从关税研究和全球价值链研究两方面展开,并进一步对已有研究做出评述。全面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将关税研究领域总结为4大主题:有效保护率、最优关税、关税不确定性和贸易自由化,并逐一展开综述。在全球价值链概念阐述的基础上,也对全球价值链3大主题,全球价值链核算、全球价值链治理、全球价值链升级进行了逐一梳理。在已有文献中,我们发现关税和全球价值链交叉领域的研究甚少。现状部分从总体和不同产业对中国关税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参与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就中国关税而言,平均关税显著高于美欧日三个经济体,维持在9.6%。中国农产品、工业品及中国高科技产业产品、其他产业产品以及中产产品、最终产品的关税水平均呈现先下降然后稳定的趋势。无论平均关税还是实际关税,工业品关税低于农产品关税,高技术产业产品低于其他产业产品关税。中间产品平均关税显著低于最终产品关税,但是中间产品实际关税却略高于最终产品关税。就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情况而言,中国全球价值参与度高于印度,美国和日本。中国全球价值链位置已经超过日本,但是仍然落后于美国。我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显著高于一般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但是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确是低于一般产业的。另外,我们发现产业关税水平呈现先下降然后稳定的趋势;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是以2008年为分水岭,先上升后下降再平稳的过程,推断关税变动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存在负向关系。全球价值链位置也是呈现上升趋势,推断产业关税变动和全球价值链位置也是负向关系。理论部分分别从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的影响两方面来展开。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影响机制是在DS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关税在模型中的代理变量要素流动自由度变量构建的,发现其对一国最优产量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促进一国全球参与度;关税对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机制,则是在Antras等,2013模型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关税对反映位置的利润变量影响模型和关税对生产阶段的影响模型,关税通过对中间产品的替代弹性的影响,反向影响一国价值链参与位置。实证部分可以分为三小部分,第一部分实证分析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影响;第二部分实证分析关税对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第三部分则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参与情况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关税对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的影响显著为负,最终产品关税对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的影响同样显著为负。中间产品关税税率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一般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都有负面影响,最终产品关税税率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位置、一般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位置也有负面影响。中间产品关税和最终产品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的的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均存在。最后对全文结构和核心结论做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