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融合的发展,全球VoIP市场迅速发展,VoIP对传统电话的替代作用也逐步增强。正是由于这种替代关系,有关VoIP管制政策的研究已成为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大多从VoIP管制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管制困境等方面出发,而鲜有涉及有关不同的管制框架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因此,本文是从一个更宽广的技术、市场与国家政体角度来探讨决定现有VoIP管制政策的主要因素,解释现有的管制框架的成因。本文首先在厘清不同类型VoIP服务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VoIP的管制原则和目标,确定影响VoIP管制政策制定的经济与政治因素。然后,选取35个国家的VoIP管制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筛选出决定不同管制框架的关键因素及组合,并从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博弈的角度,就不同类型的管制政策框架给出经济与政治层面的制度解析。最后,根据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探讨中国现行VoIP管制政策的特点和效果,分析其优缺点,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在整合了通信、计算机网络、政府管制理论和公共政策制度分析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从技术、经济和政治多重维度,对各类VoIP管制框架的形成予以揭示;另外,运用适合个案比较多因素分析的QCA方法,在采用布尔代数化简,保证了分析的逻辑性上,梳理和筛选影响VoIP管制框架的经济与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