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是否易发生焦虑、抑郁;2.探讨UC患者伴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旨为UC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肠病中心及住院已明确诊断为UC100例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依从性、疾病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情况等基本情况制成)、ZUNG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scale,SSRS)、肠炎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分别对100例UC患者进行量化评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果:应用t检验、X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UC患者焦虑、抑郁分数与国内常模相比:焦虑、抑郁均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P<0.05),且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伴有焦虑的UC患者与其经济状况(p=0.044)、治疗依从性(p=0.047)、社会支持总分(p=0.006)、疾病严重程度(p=0.023)、肠炎疾病生活质量(p=0.049)、慢性复发型(p=0.027)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是否处于活动期(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慢性复发型(OR=3.228)、疾病严重程度(OR=4.039)、治疗依从性差(OR=9.836)为其发生焦虑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总分(OR=0.782)、经济条件好(OR=0.188)、生活质量高(OR=0.366)为保护因素。伴有抑郁的UC患者与其疾病活动期(p=0.017)、治疗依从性(p=0.005)、社会支持总分(p=0.030)、肠炎疾病生活质量(p=0.022)、经济状况(p=0.049)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治疗、文化程度、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慢性复发型(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依从性差(OR=6.117)、处于活动期(OR=10.496)为其发生抑郁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总分(OR=0.847)、经济条件好(OR=0.215)、生活质量高(OR=0.357)为保护因素。(3)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焦虑分数与疾病严重程度(p=0.036)、肠炎疾病生活质量(p=0.015)、社会支持总分(p=0.023)、经济状况(p=0.032)、治疗依从性(p=0.000)有统计学差异;抑郁分数与肠炎疾病生活质量(p=0.002)、社会支持总分(p=0.042)、经济状况(p=0.003)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中国人群中,UC患者较普通人群易发生焦虑、抑郁;(2)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的类型、处于活动期及治疗依从性差与UC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密切相关;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及获得的社会支持多有助于缓解UC患者焦虑、抑郁等异常精神心理。(3)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及评估UC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一旦危险因素明确,给予心理评估并依据评分结果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