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7年度甘肃地区小肠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甘肃地区小肠疾病(small bowel diseases,SBDs)的临床特征,明确其疾病构成、发病特点及趋势,弥补该地区此项研究的空白,为甘肃地区SBDs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并与其它地区SBDs临床特征相比较,分析甘肃地区SBDs流行病学特征差异及可能的成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地区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兰州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及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8例疑诊SBDs行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明确诊断为 SBDs 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其疾病构成,并按地区、时间、部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等分层统计。  结果:  1.本研究小肠镜检查成功率为99.51%,并发症少;共452例明确诊断为SBDs,检出率为74.34%。;小肠镜疾病诊断率为91.37%,显著高于CT、MR、CT小肠灌肠造影、MR小肠灌肠造影、胶囊内镜。  2.甘肃地区SBDs 在2011年10月~2017年10月6年期间总体检出率逐年增长,主要集中于河东地区,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但女性以≥60岁患者多见,病变主要位于回肠,临床表现多样,以出血、腹痛、腹泻最常见,总体病程相对较短,1年以上少见。  3.甘肃地区以炎症感染性病变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肿瘤性病变、血管病变、肠管病变、非肿瘤占位性病变及其它病变。各类SBDs检出人数均逐年增加,其中血管病变检出率呈现增长趋势,其余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4. 甘肃地区SBDs总体以兰州、定西、天水、武威、白银地区检出最多,其中炎症感染性病变以兰州、定西、武威检出最高,肿瘤性病变以兰州、武威、定西最高;血管病变以天水、兰州、白银最高;肠管病变以兰州、武威、白银最高。  5.炎症感染性病变以 CD、非特异性小肠炎、非特异性小肠溃疡最多见,肿瘤性病变以恶性肿瘤间质瘤、腺癌最多见,血管病变以血管畸形最多见,肠管病变主要包括憩室、肠管重复畸形2类,以Meckels憩室检出最多,非肿瘤占位性病变以小肠异物最多见;  6.炎症感染性病变、血管病变、肠管病变均以回肠下段多见,肿瘤性病变、非肿瘤占位性病变以空肠上段多见,以男性患者检出率高;炎症感染性病变、肠管病变以≤30岁年龄组多见,但炎症感染性病变女性患者以≥60岁年龄组多见,肿瘤性病变、血管病变、非肿瘤占位性病变以≥60岁年龄组多见;  7.炎症感染性病变、血管病变、肠管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肿瘤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腹痛,其次为出血、梗阻,炎症感染性病变病程相对较长,肿瘤性病变、血管病变、肠管病变病程相对较短,多为1月以内。  结论:  1.小肠镜检查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诊断率显著高于其它检查,可为甘肃地区SBDs检查的首选方式。  2.甘肃地区 SBDs 病种多样,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以男性患者多见,炎症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是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其次是血管病变、肠管病变,未见寄生虫等感染性肠病,其中血管病变以天水地区最常见,其次为兰州,其余病变均以兰州地区检出最多。  3.甘肃地区 SBDs 发病部位以回肠下段多见,但肿瘤性病变以空肠上段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炎症感染性病变病程相对较长,肿瘤性病变、血管病变、肠管病变病程相对较短。  4. 甘肃地区男性发病年龄相对较早,随着年龄增长,炎症感染性病变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女性患者呈增长趋势;肿瘤性病变、血管病变构成比呈增长趋势;肠管病变以青年时期最多见,之后检出率降低,60岁以后检出率又逐渐增高;非肿瘤占位性病变以老年患者多见。
其他文献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也是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病因之一.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丙肝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肝脏是HCV感染和复制最主要的场所,也是HCV相关性疾病最常累及的
目的: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164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分析研究其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依据。
目的观察Apelin-13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注射入Lewis大鼠后肢足垫诱导EAN模型。Lewis雄性大鼠随
全麻药物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于中枢蛋白质靶位而发挥麻醉作用,其全麻敏感性也由基因所控制,且可稳定遗传。所以可从生物表型差异着手,采用遗传筛选获得对全麻药物敏感程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