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紧凑城市发展理念的引入和研究在我国已有10多年之久。期间,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许多基于“紧凑城市”发展理念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相应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但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有很大差异,相应的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别,且扩展蔓延的速度、方式各地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难用一种理想城市结构模式来指导现状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的各类城市的建设。鉴于该种状况,本文自始至终,采用“对比”的方式,将国内外理论研究的背景、城市发展背景、城市发展形态、城市蔓延本质、理论探索动因和目标、紧凑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作对比,了解国内外在这些方面差别,从国外的理论发展和建设实践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进行紧凑型城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工作思路框架,及其理论支撑体系。并根据我国各类城市的不同发展建设特征,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紧凑”发展策略。
本文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紧凑城市”理论研究的背景和理论研究现状下,提出本文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主要是对本文研究主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的介绍。
第三章首先介绍了“紧凑城市”概念的起源并对概念的本质加以介绍,澄清人们对“紧凑城市”概念认识的误区。随后进行了中外城市发展背景、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国内外城市形态、城市蔓延本质以及国内过度紧凑小城市等方面的介绍)、理论探索的动因及目的、城市紧凑发展模式实施等方面的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了国内外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并总结了国内在进行紧凑城市建设时应吸取的教训和经验。
第四章在承接第三章总结问题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各类城市的“一体化紧凑城市规划”工作模式及其理论支撑体系,分析了城市经济、环境、城市文化等方面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分类探讨了各等级类型城市在规划设计形态选择中应注意的原则和规划设计方法。
最后是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