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高中生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英语写作是高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挑战性的一部分。写作是一种产出性技能,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英语写作既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也是一项情感活动。在二语习得领域,以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积极情感因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内在动机变量,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策略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中生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英语写作是高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挑战性的一部分。写作是一种产出性技能,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英语写作既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也是一项情感活动。在二语习得领域,以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积极情感因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内在动机变量,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策略选择及学习效果。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高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英语写作策略使用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引导高中生使用适当的英语写作策略,给以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如何?2)高中生英语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3)高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写作策略之间有无相关性?本研究以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其中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高于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英语写作策略使用情况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使用语言手段策略最频繁,其次为构思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查字典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补救策略。最后,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写作策略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经常使用英语写作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英语写作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高中英语写作提供教学启示。教师可以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同时加强写作策略培训,提高学生有效使用各种写作策略的能力。
其他文献
靛蓝作为牛仔面料染色的重要染料,因其不溶于水,传统染色常使用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作为还原剂将染料还原为易溶于水的隐色体,这种方法保险粉消耗大、染色工艺复杂,并且产生大量色泽深、碱性大、难降解物多的含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废水,增加污水处理负担。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采用绿色环保、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间接电化学法进行靛蓝染料还原染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先前研究一般都是基于特定三价铁盐与配体构成络合体系,而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垃圾围城,垃圾与农业争地,垃圾与人类的居住、生存争空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垃圾不但是水源污染的一个源头,而且,
一、降低传接球技术难度在十余年的小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笔者对传接球技术进行了重新审视及认真研究,认为传接球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时空感觉和速度感,要有对传接球的路
英语写作在语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的习得不仅涉及语言技能的实践和知识,包括听、读、说,还包括掌握其他技能,如元认知技能。以往的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在被要求用
研究背景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超过50多种疾病,如恶性血液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是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最久、最广泛和最成功的例子。对于某些恶性血液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对化疗无效的弥漫性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民族声乐作品,包括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民间民歌、戏曲,以及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洋声乐相结合的新民歌、新歌剧等体裁;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的瑰宝,它起源于唐代,至今已发展了一千多年,历史悠久,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两者皆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声乐与二胡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在演唱演奏的技术技巧上有一定的联系。民族声乐作品与二胡作品的相互借鉴、改编创作的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出现,作曲家主要采
随着教育的发展,目前教育对当代学生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其综合表现为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人文底蕴这六大素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对于各种
木材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相比于钢材和混凝土等常用建材,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易于加工、纹理美观、保温隔热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优秀的可再生建筑资源。然而,由于木材可燃,人们普遍对木结构建筑的抗火性能持怀疑态度。这导致长期以来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缓慢。国外建设经验表明,正交胶合木(CLT)结构是当前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作为重要的竖向传力构件,正交胶合木墙体在火灾下及火灾后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