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显著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上某些招聘单位用人观念的偏差,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性别偏爱与性别歧视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开始普遍存在,劳动力市场没有向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与男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成为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类型的高校;包括文科、理科、工科三大类,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本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和择业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与男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本科女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差异,得出被调查地区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其就业状况不同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思考。
其他文献
学位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会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生活、学习的方式和质量,以Web形式为主的各种应用软件在教育中的使用最能证明这一点。为了克服目前Web开发将数据结构与表现样式混杂在一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其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我国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人的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从内隐的角度考察了互补刻板印象的系统公正化效应以及实现条件。实验分别采用2×2和2×2×2混合设计。随机选取本科学生为实验被试,以故事短文为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