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对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错误解读,不少建筑类中等职业学校一味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与素质教育方针相违背,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筑类中职学生有审美需要,语文美育的有效实施不仅能保证建筑类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得到切实开展,而且有助于建筑类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当前的中职语文美育研究在美育的功能定位方面受美育从属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变成智育和德育的附属,不利于其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开展。美育包含审美和教学两种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心理过程。中职语文美育的实施研究要立足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专业特色,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审美活动的心理规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旨在将教育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建筑类中职语文美育的教学实施中,推动中职语文美育实施研究的发展,使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在建筑类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对美育、中职语文课程、建筑类中职语文美育等概念的界定;第三章分析了当前建筑类中职语文美育的认知误区;第四章,运用教育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建筑类中职语文美育的四个实施步骤——审美心境的营造、文本的感性体验、审美意象的生成和人文之美的专业延伸,以及各步骤所侧重的审美发展;第五章,简述了建筑类中职语文美育的三个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