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是国家的支柱”,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将有效避免税收流失,而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建立高效统一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的“突破口”。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发布《关于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2016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出台都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会议上强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改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而税务机关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改革的深度与强度将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税务机关更应该积极开展税收风险管理,转变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能,构建税收征管新格局。然而从当前税收工作实际来看,税务机关在管理理念、制度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不足,特别是国地税合并后,税种更加多样、税收主体更为复杂,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税收新格局的形成,如何在税务工作中平衡放、管、服三者之间的关系,简政放权的同时应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以防范税收风险为导向,以促进纳税遵从为目的,最终实现税收现代化,是我国应积极进行的探索。本文主要以“放管服”为研究视角,以H市作为样本研究分析我国地市级税务机关现阶段的税收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同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从制度建设、监管能力、大数据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与水平,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高纳税人遵从度,最终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