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东半球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夏季(6-8月)东半球5支低空越赤道气流的通道,分别为索马里(42.5-45.0°E),孟加拉湾(87.5-90.0°E),中南半岛(105.0-107.5°E),菲律宾(125.0-130.0°E),俾斯麦群岛(147.5-150.0°E);以各支气流通道内的最大经向风作为该年各支气流的强度指数,记为Is,以各支气流最大经向风的经度位置减去各支气流多年平均的最大经向风的经度位置所得的差值作为该年各支气流的位置偏移指数,记为IL。选择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作进一步分析,主要分析了其强度和位置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且讨论了其与大气环流和亚洲降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菲律宾越赤道气流是东半球夏季低空五支越赤道气流中年际变化最强的,位置偏移也是最明显的。从气流的强度指数上看在主要存在弱、强、弱、强的年代际变化,有2-3a和4-8a的振荡周期。位置偏移指数主要呈现振荡、稳定、径直转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2)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指数偏强时,在高空,南亚高压东侧加强控制西太平洋,洋中槽减弱西退,澳大利亚以南至印度洋的高度场偏大,在海平面上,澳大利亚高压及马斯克林高压北侧加强,而西太平洋副高西侧和亚洲低压均减弱;反之亦然。   (3)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位置偏移指数为正值时,即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位置偏东,在高层,赤道低槽减弱,澳大利亚及印度洋上的高度场偏强,在海平面上,亚洲低压强度减弱,澳大利亚高压、马斯科林高压北侧加强;反之亦然。   (4)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偏强时,印尼群岛、孟加拉湾南部、澳大利亚东部的下沉运动加强或上升运动减弱,降水偏少,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下沉运动减弱或上升运动加强,降水增多;反之亦然。   (5)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的位置指数为正值时,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南部的降水偏弱,偏西时,降水偏强;反之亦然。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耦合了非感应起电机制和整体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v3.4.1)中尺度模式,选取Morrison双参数微物理方案,讨论气溶胶分别作为云凝结核(CCN)和冰核(IN)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及
伴随着20世纪下半叶的持续增暖,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存在着干旱化的趋势。干旱气候变化引起的沙漠化和生态退化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已日益引起国
海-气界面湍流通量计算是数值模式模拟的一个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海-气界面间的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对于改进数值模式的模拟能力、研究气候变化成因和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在卫星遥感大气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技术原因,被动微波的视场分辨率往往较低。比如,多通道微波扫描辐射计(SMMR)的
《走进新课程》第四章第四节“学习方式”中提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且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作工作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在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上,谈谈自己的
卫星探测资料具有资料较为一致,覆盖面积较广,时空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如何利用资料同化方法来提取卫星探测资料中的有效观测信息,提高中尺度的数值预报的准确率,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群地区之一,大范围的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下垫面特征,增加了大气气溶胶浓度。为了深入研究长三角城市化发展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