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夏季(6-8月)东半球5支低空越赤道气流的通道,分别为索马里(42.5-45.0°E),孟加拉湾(87.5-90.0°E),中南半岛(105.0-107.5°E),菲律宾(125.0-130.0°E),俾斯麦群岛(147.5-150.0°E);以各支气流通道内的最大经向风作为该年各支气流的强度指数,记为Is,以各支气流最大经向风的经度位置减去各支气流多年平均的最大经向风的经度位置所得的差值作为该年各支气流的位置偏移指数,记为IL。选择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作进一步分析,主要分析了其强度和位置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且讨论了其与大气环流和亚洲降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菲律宾越赤道气流是东半球夏季低空五支越赤道气流中年际变化最强的,位置偏移也是最明显的。从气流的强度指数上看在主要存在弱、强、弱、强的年代际变化,有2-3a和4-8a的振荡周期。位置偏移指数主要呈现振荡、稳定、径直转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2)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指数偏强时,在高空,南亚高压东侧加强控制西太平洋,洋中槽减弱西退,澳大利亚以南至印度洋的高度场偏大,在海平面上,澳大利亚高压及马斯克林高压北侧加强,而西太平洋副高西侧和亚洲低压均减弱;反之亦然。
(3)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位置偏移指数为正值时,即菲律宾越赤道气流位置偏东,在高层,赤道低槽减弱,澳大利亚及印度洋上的高度场偏强,在海平面上,亚洲低压强度减弱,澳大利亚高压、马斯科林高压北侧加强;反之亦然。
(4)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偏强时,印尼群岛、孟加拉湾南部、澳大利亚东部的下沉运动加强或上升运动减弱,降水偏少,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下沉运动减弱或上升运动加强,降水增多;反之亦然。
(5)当菲律宾越赤道气流的位置指数为正值时,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南部的降水偏弱,偏西时,降水偏强;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