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领域专利侵权“通知删除”规则反思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同时,电商平台专利侵权案件频发,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将版权保护“通知删除”规则应用到专利侵权问题中,在电商平台收到专利权人合格有效通知后,要立即采取删除、屏蔽链接、终止交易等措施。立法部门也试图将该规则引入专利法,但从《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63条公布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就密切关注并展开了争议。探究“通知删除”规则是否能适用于电商领域专利侵权,需要结合学界主要观点,在了解“通知删除”规则的起源与制度内化的基础上,以专利侵权适用“通知删除”规则的现实难题、理论壁垒、缺乏实践基础的实证分析、域外经验及建议为思路,深入剖析“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前提、专利权的理论制度和特性。研究分为5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通知删除”规则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该规则发源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适用于互联网版权侵权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被各国借鉴。我国也将该规则引入著作权领域,且近年来实践开始将该规则应用到专利侵权领域,立法也尝试将该规则引入专利领域。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引进“通知删除”规则,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但仍然无法克服在专利领域适用的困境。第二部分总结“通知删除”规则适用于专利侵权的主要问题。“通知删除”规则原本是针对于著作权的,由于专利权与著作权在权利形态与侵权判断上有很大差异,该规则在专利领域适用不仅实用性低,电商平台责任认定也不明确,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恶意通知泛滥、“专利流氓”成灾、高频错误删除、被投诉人权利救济困难、架空专利诉前禁令制度等。第三部分从理论上对“通知删除”规则适用于专利侵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由于专利侵权的特殊性,电商平台难以判断是否侵权,且不具备“信息化”载体形式的适用前提,贸然适用该规则不仅会违背专利制度的基础理论,与间接侵权责任承担原理不符,还会扭曲电商平台的法律地位。第四部分结合实践案例对专利侵权“通知删除”规则的实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专利领域适用该规则不仅不具备理论基础,还不具备现实基础。因实践中权利人大多绕过“通知”直接起诉被控侵权人,电商平台实际也很难承担赔偿责任,若因通知错误删除了被投诉商家的链接,被投诉人救济困难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第五部分结合域外经验,提出电商领域专利权保护的建议。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通知删除”规则都保持谨慎适用的态度,立法和实践中都未将该规则扩大到专利领域,新一轮的知识产权国际立法也未把“通知删除”规则应用到专利领域。最后,在否定该规则在专利侵权纠纷的应用基础上,以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产业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专利权保护建议。
其他文献
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介入手术相对传统手术优势明显,而人工手术对医生的伤害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以及公司对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以实现解放人手,利用机器的智能化、精准化规划手术规程,提高精度、降低风险,实现机器人实施手术的目标。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意义重大。总结现有问题基础上,结合具体手术操作需要,设计了一套手术机器人系统,其中包括推进装置、操作装置和定
东西坊正式入驻上海,这对于上海的文創青年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步入店内,几扇落地窗透着光线,明媚的阳光让店内更加开阔清爽,原木色调凸显清新淡雅,各种富有设计感的产品整齐陈列着,这里有陈幼坚设计的系列創意作品,包括纸品系列、镀铬系列、马克杯系列、杯垫系列、文化衫系列、雨伞系列、茶系列等。  与其说这是概念店,倒不如说是一间展览厅,到处都能体会陈幼坚的用心。壁柜上老陈刚工作时的照片,背景是他的设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群体性聚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智能监控作为有效对人群活动进行管控和处理分析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场合。进一步,想要对人群活动
自十九世纪末工业时代的到来,对自然资源和能量的不断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今最聚焦关注的全球性难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受损、生物多样性破坏、酸雨蔓延、森林骤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十大环境问题。政府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不管是哪一领域都更加关注生态问题,保护自然环境。艺术引领文化的潮流,特别是以现成品为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角色,教师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教育开始走向信息化,如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