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汁白兰地酿造工艺及蒸馏过程中主要挥发性成分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judas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桦汁,为长白山地区重要的林业副产物,是桦树春季萌发时产生的伤流液。白桦汁中富含多种天然营养成分,具有保健养生和营养滋补之功效,因此广泛享誉“植物矿泉水”和“神奇的树水”之称。近年来,针对我国桦树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不断涌现,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白桦汁的利用价值被不断开发,并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地采集白桦汁并不会影响桦树的正常生长。因此,合理开发桦树资源,科学利用白桦汁,既不破坏青山绿水和自然生态,又可以发挥长白山地区林业独有的自然优势,扩大林业产出比,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可以预见,随着白桦汁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不断丰富,白桦汁将成为人类新的食品资源。本研究选用长白山地区林业副产物—白桦汁为原料,通过开展白桦汁发酵酒酿造工艺、白桦汁白兰地蒸馏工艺、白桦汁白兰地陈酿工艺以及白桦汁白兰地蒸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等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通过对白桦汁发酵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发酵pH值以及酵母添加量的研究,确定了白桦汁发酵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1℃,发酵液初始pH值6.5,酵母添加量0.065%,获得的白桦汁发酵酒酒精度为6%(V/V)。2)通过对白桦汁白兰地蒸馏方式及蒸馏过程中酒头、酒尾截取量的研究,确定了白桦汁白兰地较为理想和实用的蒸馏工艺是采用玻璃蒸馏锅添加铜片进行两次蒸馏;一次蒸馏过程中不截取酒头和酒尾,一次蒸馏液体积控制在原液体积的20%左右,一次蒸馏液酒精度控制在26%-28%(V/V);二次蒸馏过程中,截取一次蒸馏液的5%的二次蒸馏液作为酒头,一次蒸馏液的25%作为酒尾,控制二次蒸馏液的酒精度在58%(V/V)左右。3)通过对白桦汁白兰地蒸馏过程中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确定了白桦汁白兰地的主要挥发性成分43种,其中一次蒸馏过程中检测到24种,二次蒸馏过程中检测到21种,且二次蒸馏过程中香气成分以多种高级醇和高级酯为主。4)通过对白桦汁白兰地陈酿过程中橡木片添加量及陈酿温度的研究,确定了白桦汁白兰地陈酿工艺为:以1%的橡木片添加量于高温(50℃)条件下陈酿28d,可获得色泽纯正、酒香浓郁、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白桦汁白兰地。
其他文献
预油炸裹层食品因具有外酥里嫩的口感、特殊的风味、金黄的色泽以及方便制备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壳层品质的优良是消费者选择冷冻预油炸食品的重要因素,但预油炸裹层食
目的该文就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病例分析,制定出综合系统的诊疗措施。结果: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经过降压治疗,使收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在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
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可以在人及动物肠道内寄生生存的革兰阴性菌,该菌可以引发新生儿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等严重疾病,且感染后死亡率
黑陶工艺品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制作手法备受人们的青睐。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它的造型各不相同,但对于整体黑陶工艺品来讲,共性的特征是以素面为主。现今又将大量的现代元素融入
为得到扩散性能优异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采用软硬模板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子筛前驱液中引入改性的纳米碳管,成功制备了 SAPO-34分子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自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新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已经在多个省份开始实施,但是怎样进行合理科目选择仍然是困扰学生、老师及家长的问题。对于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也开始迅速发展,网络消费者数量逐渐增多,企业销售渠道也发生变革。传统企业纷纷建立网上商城,进行线上延伸;线上电商成立实体商店,向
目的解决医院感染在线、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并进行实时干预-反馈,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预防控制水平。方法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