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腹板开圆孔节点及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对腹板开圆孔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进行尝试性研究。 考虑到腹板开圆孔节点抗震性能的量化研究以及建立其具体设计方法是系统而长期的研究过程,将集中精力采用实验方法并辅以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腹板开圆孔节点及钢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腹板开圆孔节点的概念设计:根据削弱型节点的抗震设计机理,建立了腹板开圆孔节点的基本设计概念以及相应的设计原则,并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从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其概念设计的可行性,为后继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2.首次进行了腹板开圆孔节点T型试件的拟静力实验:通过腹板开圆孔节点与标准型节点之间、不同削弱程度的削弱型节点之间实验所获数据的对比,以及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讨论了腹板开圆孔节点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刚度、延性、滞回曲线等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梁柱连接附近适当位置的梁腹板上开设一定大小的圆孔,可以迫使塑性铰出现在梁上削弱部位,有效地避免梁柱连接处的脆性破坏,从T型试件循环加载实验的角度论证腹板开圆孔节点的方案可行性。 3.首次进行了包含腹板开圆孔节点的六层平面钢框架结构的拟动力与拟静力实验:结合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以及抗震设计规范,根据腹板开圆孔节点的设计概念,设计了一个六层平面钢框架结构足尺模型;按照不同抗震设防标准、选择不同加速度峰值、不同地区的多条地震波分别进行了该模型的拟动力实验;最后,对该框架模型进行了拟静力实验,直至模型破坏。所获得钢框架中腹板开圆孔节点以及整个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响应表明:在钢框架结构中,梁柱连接附近适当位置的梁腹板上开设圆孔,依然能够迫使塑性铰出现在梁上的削弱部位,从而有效避免梁柱连接处的脆性破坏,即从钢框架结构体系的角度论证了腹板开圆孔节点的抗震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该种节点及利用这种节点的钢框架在不降低承载力的前提下,可提高结构和节点的延性性能,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经过更加细致的参数分析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将这种节点和结构体系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其他文献
建筑物解体而产生的废旧混凝土量急剧增加,如不能妥善处置,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混凝土的用量急剧增加,对天然骨料的需求加大,而天然骨料不是取之不尽的。面对着废旧混凝土的妥善处
抢修钢梁是用于铁路或公路战时抢修及平时抢险的成套器材装备,是一种随时可以反复、快速装拆使用的临时性桥梁。无论战时还是自然灾害时期,要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抢修钢梁的
碳纤维增强塑料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建筑物补强加固方法,具有耐腐蚀、施工简便快捷、几乎不改变构件原尺寸等特点,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巨大的
近年来,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了大量的水泥搅拌桩,但在滨海地区某些地质条件下,使用水泥搅拌桩的加固效果很不理想.在软土层较厚,埋藏较深,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高等
目前钢结构仍然基于防火设计,还未将钢结构在火灾中受力行为很好地纳入设计中,虽然编制了一些相关规范和规程,但仍缺乏足够的研究成果支撑,还不能确保其设计的钢结构具有足够
相比较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由于自身特点展现出了许多优点,例如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质量、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等等,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
学位
随着广播电视以及通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对电视塔提出更高要求,新建电视塔桅杆比以往更长,在风荷载作用下桅杆顶点位移超限问题越加突出。为此,对电视塔结构进行抗风控制是十分必
近年来,我国的基本建设不断发展,设计周期明显缩短,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成功实现能将设计人员从重复、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在满足快节奏设计的同时,保证工程设计的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在实际工程中面临的边坡地质灾害问题也显得日趋严峻。为减少边坡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地质科研工作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